汪洋妙解“信访”让谁脸红?


汪洋妙解“信访”让谁脸红?

刘纯银

作为社情民意的“出入口”、干群关系的“连pCmrJAzzEUJ Sm6K2ho MLHyp心桥”,信访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毋庸置疑。这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221日到省信访局调研时说:“信访”这两个字很有特点,“信”字是由“人”和“言”组成的,“访”字是“言”字旁加个“方”字,也就是说,党和政府设立信访局,就是要给老百姓提供一个讲话的地方,而且是讲那些难以解决问题的话的地方。(224日《人民日报》)

记得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任玉岭曾说过:从某种意义上讲,信访工作既是洞察社会风云的哨所,也是联系群众的纽带。通过信访,我们可以找出工作的不足和失误,能够发现贪官和腐败,有利于化解矛盾,有利于社会和谐。无数事实也证明,群众信访既是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也体现了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同时解决信访问题正是各级党委、政府应尽的责任。正如汪洋书记所说:从某种意义上说,信访部门是最能反映执政党执政特色的部门。然而,让人脸红的是,尽管中央三令五申强调要重视信访工作,但是,由于少数领导干部认识不到位,责任心不强,“信访难”在一些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一些上访群众自嘲“屡败屡战,屡战屡败”。更让人不敢相信的是:一些地方甚至变“接访”为“截访”,以致越级上访、进京访、重复访屡见不鲜。

当前一些地方和部门动辄“截访”、“控访”,一方面表明他们对群众信访怀有不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表明他们可能有掩盖腐败之嫌。如果我们还不在信访工作上转变了观念,再象过去那样,认为群众信访是“无理取闹”、是“给政府添乱”,一看到有群众信访、上访就觉得“有损形象”,就惊呼“大事不好”,就条件反射似的想到要加强控制,结果必然会适得其反,甚至引起更多群众的不满,阻碍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Vgb3Ma75s6^W5nx+apNuNmw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加快,人们的自我意masE*pb6vgbeal)XuYkK&YoL3G%zGXXJdpB9tqR%a%sDDb识和权利意识不断强化,信访、上访事件将在b1m6faC9VKzYX)8KKs3oG-2gEC@il9k!w5@ktORJ9!F一定范围内成为一种常态,处理信访问题的任oBRzukh^pJIHnjbF7qlDvZBGyok7gL+l$a+gophUMo务仍将十分艰巨,因为它不仅影响一个地方的Dd2%b!3t47和谐稳定,也影响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真心期待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信访部门,能按照汪洋书记对“信访” 二字解释的要求去做,给老百姓提供一个讲话的地方,而且是讲那些难以解决问题的话的地方;能把上访群众看作“自家人eX)KeZU1a#*D555KH(bb”,多一些理解和同情,能帮就要实实在在地mcH1S9rmBkl mn)E3ccX%帮一把,能解决一些问题就解决一些问题;真正像c)orr*o!kt5is!PzzJO荣获 “全国纪检监察系统信访举报工作先进EHN&F70xWjGPS&r+kowTNlm1*单位”称号的武汉市纪委信访室那样,不让一#vNgFcn+XoN(Pa)gfZWkrW@ kV6++u14StUzrybCoMx61uriR%%4#O名信访群众受冷落,不让一个信访问题被搁置k4X+bhZEAbx 1ly(wr dd3^0g$TVPkW07l(3E3Zd,不让一条案件线索被遗漏,努力做到不简单MNLU(DdJ5tj1T0-6AuXc$)C2粗暴、不态度生硬、不打官腔、不摆架子、不mEgNJb8X#eB&bEgk推诿敷衍。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各种各样的群众意见和呼声,才能能听到政策执行过程中群众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才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使信访工作真正做到为党分忧、为民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