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的形势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日益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大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不仅对他们的求职就业有直接影响,而且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人生发展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充分认识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有助于大学生培养良好就业心理、预防不良就业心理、调整就业观念、积极面对就业。
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指人在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自我意识、价值观、适应力等方面的素养,是在环境熏陶下个体经过长期的修养逐步内化的一种心理结果。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部分,相关标志包括:智力正常、意志健全、人际关系和谐、能动地适应环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点:具有与同年龄大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行为特点,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基本相符。
大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不仅对他们的求职就业有直接影响,而且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人生发展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充分认识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有助于大学生培养良好就业心理、预防不良就业心理、调整就业观念、积极面对就业。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与大学生的求职择业
就业环节是大学生完成学业后的实践阶段,大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各项能力在这个环节集中展现出来,构成大学生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基本内容。在这个环节,用人单位不仅看重大学生的专业学习水平与实践能力,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理念也非常重视、对大学生求职面试中的一言一行都给予关注,这些观念与行为都和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密切相关。
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和求职择业这个人生课题息息相关。健康的就业心理是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和成功就业的保障。健康的就业心理状态下,大学生能够客观地分析个人现实和职业现实,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合理的就业观和职业观,更能够经受困难和挫折,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勇往直前、积累经验教训,赢得就业机会、获得就业岗位;相反,不良的就业心理状态下,大学生或盲目就业、或犹豫不定、或这山望着那山高、或消极等待机遇出现。不良的就业心理成为求职择业的内在屏障,阻碍了大学生客观认识就业问题、清醒对待就业问题,导致错过很多就业机会、后悔莫及。
求职择业对于每一位大学生来讲都具有重大意义,如果因为“一念之差”影响了就业,确实是“得不偿失”。青年大学生要立足社会需求、立足职业发展,充分利用大学期间的理论学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实习活动等等,主动培养个人健康的心理素质,积极主动地应对就业问题,迎接社会挑战。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与大学生的职业发展
就业心理和职业发展互为依托、互为补充。
一方面,诸多不良就业心理的形成,多是由于个人定位、职业定位方面的问题而引起的,而这些正是职业发展方面的基础技能。通过职业规划,能够帮助完成个人职业素质的分析、完成社会对应职业的调查和个人职业目标的定位,以此为基础的就业观念的形成就有了更加科学的依据,就能够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待就业。
另一方面,拥有健康的就业心理,更是大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获得良好职业发展的基础。首先,在进行职业规划阶段,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完成设计、实施训练的保障,影响到职业规划的实施是否具有主动性、积极性、针对性、科学性,而不良心理状态会造成态度、深度、准确度方面的很多失误。另外,个人职业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毕业就业不过是刚刚迈出的第一步。不良的就业心理不仅会影响到大学生毕业求职时的状态和行为,更会在今后的职业岗位上不断产生负面干扰,从而影响个体整个职业发展的各个阶段。
因此,从大学生活开始之时就要注意健康心理的养成,从职业规划开始之时就要注意健康心理的养成,在职业目标的选择时注意预防和调试不良就业心理,在职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健康的就业心理,这样的职业人生才会更加辉煌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就业,这对于大学生的人生发展来讲有着重大意义。这个阶段由于受到“就业”这一事件的刺激,个体在心理和行为上有所波动是正常的,是符合人的心理发展特点的。但是如果忽视健康就业心理的培养与锻炼、忽视不良就业心理的预防与调适,将会由于求职择业和职业发展的失败形成不良心理、加剧心理问题,导致个人心理素质的滑坡、影响个人整体的成长成才。
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是依托综合素质的发展存在的。就业心理是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大学生心理素质在就业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就业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机成分之一,从而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机部分,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在就业过程中的表现途径和表现形式之一。通过这个途径,检验了大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心理健康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