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提问


身边的朋友跟我说过好几次了,为什么老是不更新博客。那是因为我最近没写什么啊。这一年来太累了,终于可以歇下来,过几天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的生活,这种无谓的放纵,真是舒服啊。

有报社的记者发来提问,虽然还是很懒散,但觉得该写几个字,打破这种浑浑噩噩的状态了,随手写了几行字,有些难免不知所云,但也是很老实的不知所云,发在这里,权且算一次更新吧。

 

女性阅读专题采访提纲:


     1、作为女性,您有偏爱写作的题材么?

      我比较喜欢感性一点的作品,尤其喜欢对于人性的曲折处能够洞察幽微的那种,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女性读者特别的偏爱,即使是一部历史著作,我也总是第一眼看到比较八卦的那些地方。我总觉得所谓的大的意义里含有特别的欺骗性,就像前人所言,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那些细节里反映出的人性,则比较可靠一些,某些时候,可谓铁证如山。

 

2、您认为女性作者有哪些长处?

因为女性长期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一向不太有话语权,说话的时候就有点弱弱的,因此不容易像男性那么武断,说一个道理时,会比较认真地斟酌。而且,弱势对于他人相对而言更有兴趣,描述起来更真切,也更能推己及人。虽然有人认为女性更为主观,窃以为,对女性进行这种指责的倒是比较主观的男性。

 

3、在您的作品里,您喜欢哪个人物?

不能算我写过的人物,应该是我分析过的人物,我还是比较喜欢林黛玉和薛宝钗一点。虽然在年轻的时候,急于找到一个反面人物,对薛宝钗有着过于主观的定义,但随着年龄的增加,比较能够知道自己真正的好恶。林黛玉不用说了,她的清高、热情、敏感、聪明,都能给人一种审美的快感,所谓“一身诗意千重瀑”,用来说她再合适不过了。而薛宝钗的深沉、简约、含蓄与异乎寻常的度量,在如今,亦让我有着“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折服。

 

4、作品发表后,读者在网上或者通过出版方给了您哪些反馈?

各方面反馈很多,好的坏的都有,但比较多的,我也比较乐于看到的,是跟我的强烈共鸣。我在生活中比较宅,还有轻度自闭,但是在写作的时候,我是豁得出去跟人掏心窝子的,竭尽所能地掏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即便偶有言不由衷,也是因为我当时的能力,使我我无从判断,这想法到底是出自肺腑,还是受到了世俗成见的影响。随着我的成长,这种现象越来越少了。

 

5、您本人喜欢什么作品?哪些作家?

我个人比较喜欢历史方面的书,史记啊,汉书啊,还有些古人的笔记之类,这些东西比较真实。我曾经非常非常喜欢张爱玲,现在有点审美饱和了,她给我的影响还在,但是我现在已经不大读了。

 

6、谈谈你对“美”的看法

我不太懂得美学什么的,说的只是个人感觉。我觉得美不见得是个悦目或者悦耳的东西,还包括那些让你觉得别扭、难受、眩晕、恶心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人生真实的体验,按照佛家不要“分别心”的说法,它与赏心悦目应该也没有任何区别。这么说吧,只要某种东西或者某件事让你觉得别具意味,有点刺激,那么它就是美的。我一直觉得,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说,真的就是美的,美和善是两回事,美也包括了伤痛与残忍。

 

7、请您为读者推荐3本图书,并简单说明理由。

我说说自己一直希望看完的三本书。

一是《诗经》,这本书里有太多能够跟现代人共鸣的感情经验,是匆匆行路的现代人,可以偶尔停驻反观一下来路的精神驿站。

二是《史记》,我一直觉得它挺主观,一不小心就会被司马迁绕进去,但是它确实很有劲,是在琐事重围里一根可以攀援的绳索。

三是《论语》,如果你能够真的信它,并且按照它说的做,就会非常快乐。但我怀疑孔子本人可能也做不到,人们总是把自己做不到的道理说了又说,真的做到了,就会觉得理所当然了,也没有那么多感慨了。但不管怎样,那些道理真的很对,在某些时候,它是一本可以救命的书。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