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五金出口贸易摩擦,内销比拼策略?


编者按:市场紧缩使一些五金企业纷纷倒闭,由于金融危机,一些外贸企业纷纷转战国内市场,希望抓住国内市场这根救命草,可内销经验的缺乏,使得他们举步维艰。

点击图片新开窗口查看
  据了解,关于美国对中国将施加压力的信号源于2月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的一次演讲,他在演讲中称,将在汇率上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并且要求中国更大地开放市场从而扩大美国出口,创造其国内的就业机会。

  由于目前奥巴马被国内两大经济难题困扰,即是高额财政赤字与失业率居高不下,同时,中期选举临近而民意支持率能否上升还未有定论,种种烦恼让他“不得不”采取措施遏制出口大国中国求解国内经济政治双重难题。

  奥巴马刚上台时就曾公开谈到,美国的GDP现在有一半是金融业创造的,这是不正常的,因此,他将致力于让美国学习亚洲的模式,扩大制造品的出口。另外,奥巴马在日前的国情咨文中明确提到,五年之内使美国出口翻一番,增加200万个就业机会的目标。模具网CEO、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罗百辉分析认为:奥巴马政府为了完成上述目标,一定会从人民币升值、中国开放市场、中国出口等方面进行入手,可以预计,2010年美国将向中国提出更多要求,中国五金出口贸易摩擦将持续。

  长期以来,我国五金行业对出口的依赖性很强,因此,受美国次贷危机和恶劣的海外环境的影响,多数出口型企业都处在咬牙坚持的状态。中国规模最大的出口商品交易会发出信号:作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中国的外贸形势在未来的3个季度里依然形势严峻,但在一些主要出口产品种类和行业上已出现积极迹象。五金外贸企业已经呈现出积极的应对态度,参展、转内销,都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2010年,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将出现四个新变化,同时,又维持着一个不变。理解这些变和不变是把握当前和未来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关键。四个变化是:经济出现复苏信号、社会预期开始转好、通胀预期出现、宏调政策呈现调整迹象;一个不变是经济依然处于危机之中,危险和威胁依然存在,这个大格局没有变。

    1、经济出现复苏信号

    一些经济指标数据开始转好,经济呈现回暖迹象,譬如GDP增速、房地产市场情况、发电量、大宗商品市场、以及股市等。

    2、社会对经济增长预期开始转好

    随着一些数据的走好,中央6月份开始重新对经济形势定调,研究机构也纷纷调高对经济增长的预期。

    中国经济陷入困境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由内需和外需两部分组成。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在2007年已经超过70%,而消费率则尚不足40%,这说明我们以往的发展模式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外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引擎和动力。中国经济能否真正摆脱危机,从根本上说,两个条件的必备其一,或者外需恢复,这样以往的出口拉动的增长模式将得以恢复和延续;或者内需振兴,并能替代消失的外需,这样将形成新的内需拉动的增长模式。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两个条件没有一个能够存在,甚至改善的迹象也并不明显。

    在外需短期改善无望的前提下,中国经济要真正恢复增长,必须提振内需,这需要在改善收入分配的两极化上采取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动作,即需要扩大和保障一般公民的基本合法权力,以提高其在一次分配中的谈判力。然而,目前所执行的企图以扩大投资来提振内需的做法是南辕北辙,从长远来看不仅不会改善产能过剩局面,反而可能会使其更严峻。

    目前上一轮政策刺激的效果正在弱化,进一步政策刺激的空间也正在缩小。可以预计,随着政策效力和空间的持续压缩,中国经济真正的严冬也将姗姗而来。罗百辉指出,2010年中国五金行业需要结合行业政策进行自救策略与战略,五金企业需注意三大策略。

    注意一、运作策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切问题都可以归结到观念问题。对外贸五金企业而言,运作国内市场的难度远大于国际市场,习惯于作为国际品牌“生产部”的中国五金企业,一定要认识到,运作国内市场绝非一个“生产部”能够完成的事情。

    注意二、人才策略。

    一些五金企业出现了用工荒,还有一些高薪难求人才,这种现象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尤为严重。人才策略是五金企业运作国内市场必须跨越的一大步。

    注意三、品牌宣传策略。

    一些五金企业总是在大喊:“品牌宣传费用太高。”,迟迟推迟对品牌的宣传,仍旧坚持低价位抢占市场的战略。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如果只是看到宣传的费用,那么后续的赢利也将被挡在门外。模具网CEO罗百辉分析认为,口碑是五金企业发展的利剑,甚至可以打开一条光明的大道。现今的口碑营销是企业在调查市场需求的情况下,为消费者提供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让人们通过口碑了解产品、树立品牌、加强市场认知度,最终达到企业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的目的。

    五金行业的口碑营销需要分为三步走?第一步,鼓动。第二步,价值。第三步,回报。如何做好第一步?赶潮流者,产品消费的主流人群,即使他们是最先体验产品的可靠性、优越性的受众,也会第一时间向周围朋友圈传播产品本身质地、原料和功效,或者把产品企业、商家5S系统、周密的服务感受告诉身边的,以次引发别人跟着去关注某个新产品、一流行曲或是新业务。传递信息的人没有诚意,口碑营销就是无效的,失去了口碑传播的意义。

    任何一家五金企业希望通过口碑传播来实现品牌提升的公司必须设法精心修饰产品,提高健全、高效的服务价值理念以便达到口碑营销的最佳效果。当消费者通过媒介、口碑获取产品信息并产生购买时,他们希望得到相应的回报,如果盈利性企事业单位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让受众的确感到物超所值,进而顺利、短期将产品或服务理念推广到市场,实现低成本获利的目的。

    口碑营销被业内人士称为“病毒式营销”,是因为其传播的影响力之大。不少企业家会发现,产品拥有一个良好的口碑,会产生更大的利润价值。在国外,也有众多市场营销人员对其研究。而SNS以及微博的新业务,也将更完整的包装整个市场。模具网CEO罗百辉表示,利用强大的口碑机制,并以此来影响消费者,口碑营销应该遵循几个基本原则。

    原则1:传播消费者自己的故事

    中国有句古话: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口碑营销要想成功,就必须具有“传播性”。换句话说,必须有一个原因让人们愿意去“传播这个故事”。它可以是有趣的、感人的、有争议的甚至可以是一个笑话,但最重要的是,它必须能够传递一个正面信息,并且是消费者自己传递的。商家应该准备一个故事梗概,并且让消费者在故事中加入自己的体验和经历,使它成为消费者自己的故事。

    原则2:妙用普通消费者来传递口碑

    很多公司喜欢用那些被认为对产品有很多背景知识的“专家”来帮助促销产品。但是,由于产品方面的“专家”并不多,这种类型的口碑宣传通常也不会走很远。如果用普通用户来推广,成功率会高很多,只要他们是所针对的细分群体,能够确保信息到达目标消费群体。例如,立顿在中国推出的一次口碑宣传活动。它在指定城市推出了免费茶和小点心,针对高档写字楼的白领和他们的朋友。只要他们在立顿的网站上留下朋友的办公地址和手机号,就可以给他们点免费茶和小点心。这个消息迅速传播,突然间,很多办公室白领都开始给朋友和同事订茶。在仅仅两周内,立顿就派发了20多万份“套餐”。

    原则3:收集反馈信息

    一旦消费者开始使用某种产品或服务,他们就会不可避免地有反馈。收集他们的反馈,并据此改进产品或服务,是强化口碑宣传的另一种最佳方法。例如,西门子(中国)成立了一个“消费者俱乐部”,消费者可以参加西门子客服中心组织的活动和产品培训;公司还定期召开消费者见面会,收集他们对产品和服务的反馈,然后根据这些反馈改进自己在中国的产品开发和服务。另一方面,西门子对消费者的关注和主动倾听,对他们的意见予以反馈,也成为消费者在进行口碑宣传时的话题。

    原则4:衡量效果

    和任何一种营销措施一样,我们也要衡量口碑营销的效果。虽然像改善首要知晓度等比较传统的营销标准可能有用,我们也应该考虑那些能够具体反映口碑营销效果的指标。这既包括营销所创造的口碑联系或网页登录数量等定量标准,也包括人们在博客中的评论及主要关注点等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