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桢、博三字在百度词典和百度百科中的解释
桢
基本字义
1. 坚硬的木头。
2. 古代打土墙时所立的木柱,泛指支柱:~干(gàn )(喻能胜重任的人)。
3. 古书上指女贞树。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木,贞声。本义:木名,即女贞)
2. 同本义 [hardwood]
桢,刚木也。——《说文》
文欀桢橿。——左思《吴都赋》。注:“桢、橿,二木名。”
又东二百里,曰太山,上多金玉、桢木。——《山海经》
3. 古代筑墙时竖立在两端的木柱 [terminal posts used in building a wall in ancient times]
桢,干也。——《尔雅》。舍人注:“桢,正也。筑墙所立两木也。”按,植于两端者曰桢,植于两边者曰干。
维周之桢。——《诗·大雅·文王》
4. 又如:桢干
5. 支柱,主干 [mainstay;pillar]
峙乃桢干。——《书·费誓》传:“题曰桢。”
6. 又如:桢臣(栋梁之臣);桢材(干才);桢固(支柱;骨干)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中】【木字部】 康熙笔划:13 部外笔划:9
【唐韵】陟盈切【集韵】【韵会】知盈切【正韵】诸成切,音贞。【说文】刚木也。【山海经】太山之上多桢木。【郭注】女桢也。冬不凋。 又桢榦,筑墙所立两木也。【书·费誓】峙乃桢榦。【孔传】题曰桢,旁曰榦。桢当墙两端者也,榦在墙两边者也。 又桢林,县名。【前汉·地理志】属上郡。
常用词组
1. 桢干 zhēngàn
(1) [pile]∶古代筑墙时所用的木柱,竖在两端的叫“桢”,竖在两旁的叫“干”
(2) [core member]∶比喻骨干人员
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
2. 桢木 zhēnmù
[glossy privet] 木名,即女贞
桢的英文翻译
1. hard and strong wood
2. terminal posts of an ancient earthen wall
博
基本字义
1. 多,广,大:广~。渊~。~学(学问广博)。~览。~爱。~物。
2. 知道得多:~古。
3. 用自己的行动获得:~取。~得。聊~一笑。
4. 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泛指赌财物:~奕。赌~。
详细字义
〈形〉
1. (形声。从十,尃( fū)声。“十”意思是四方中央齐备。“尃”有分布之义。本义:大)
金文字形解释:(形声。从十,尃( fū)声。“十”古文盾字之简写。“尃”有分布之义。或从干,尃声。或者从戈,尃声,或从厂,尃声。均为搏斗之搏的异文。本义:搏斗,获取,得到。金文通薄,搏二字,后引申为广大,多,普遍。)
博戎害夫。――《戈冬簋》
以追博戎。――《四十二年来簋》
博戎。――《草害簋》
搏伐玁狁。―― 《虢季子白盘》
搏于龏。――《多友鼎》
邢侯搏戎。――《臣谏簋》
敦搏。――《不其簋》
今敢博厥众叚。―― 《师寰簋》
2. 同本义。与“小”相对 [large;big]
博,大通也。——《说文》
戎车孔博。——《诗·鲁颂·泮水》
岂必褒衣博带。——《淮南子·泛论》
丰丽博敞。——王逸《鲁灵光殿赋》
倚沼畦瀛兮遥望博。——《楚辞·招魂》
不学博依。——《礼记·学记》
3. 又如:宽衣博带;博硕(粗大;宽大);博硕肥腯(古时献牲祭神的祝祷辞,是说六畜肥大)
4. 宽广;广搏 [extensive]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广博(范围大,方面多);博闻(见闻广博);博引旁搜(考证完备广博,引证资料丰富充实)
6. 众多;丰富 [abundant;plentiful;rich]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论语·子罕》
7. 又如:地大物博;博祸(多种祸害);博富(丰富广博);博杂(多而杂乱)
8. 广泛;普遍 [extensively;generally]
风雨博施。——《荀子·天论》
9. 又如:博览群书;博施(普遍施与);博物洽闻(博见广闻);博考(广泛地考查)
10. 渊博,知道得多 [profound]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11. 又如:渊博(学识深而且广)
12.又如:佰博(博采众长;采集;集中)
〈动〉
1. 赌,博弈 [gamble]
与闵公博。——《公羊传·庄公十二年》
则博塞以游。——《庄子·骈拇》
或以游博持掩为事。——《后汉书·王符传》
不有博奕者乎。——《论语·阳货》
或饮或博。——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2. 又如:博剧(博戏,赌博);博弈(古六博戏与古围棋)
3. 取得 [get;win]
博个封妻荫子。——《水浒传》
4. 又如:博笑(谦词。换取别人一笑);博鬻(换取);博名(获取好名声)
5. 换取 [exchange sth. for;get in return]
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清· 黄宗羲《原君》
6. 又如:博易(交易;贸易);博征(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征收)
7. 通“搏”。争斗,博斗 [struggle]
一日,博鸡者遨于市。——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常用词组
1. 博大精深 bódà-jīngshēn
[be broad and deep] 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2. 博古通今 bógǔ-tōngjīn
[have both ancient and modern knowledge;be crudite and informed] 通晓古今一切知识和事情,形容知识渊博。亦称“博古知今”
3. 博大 bódà
(1) [broad;wide]∶宽广;区域广阔
(2) [extensive]∶知识、学识等具有广度的
他的学问博大而精深
4. 博爱 bó’ài
[love for humanity;fraternity;brotherhood] 广泛地爱一切人,特别是对朋友或同胞的爱;兼爱
长者能博爱,天下寄其身
5. 博采 bócǎi
[collect widely] 广泛采取
博采众长
6. 博得 bódé
(1) [win;gain]∶取得;得到
迷人的声音博得了听众的欢心
(2) [draw]∶获得 [应该得到的东西]
博得全场喝彩
7. 博古 bógǔ
[conversant with ancient learning] 通晓古代的事情
雅好博古
8. 博见 bójiàn
[read extensively] 看得远,看得广。博,广、远,状语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9. 博览 bólǎn
[read extensively] 广泛阅览
博览群书
10. 博览会 bólǎnhuì
[international fair] 大型的产品展览会
11. 博览群书 bólǎn-qúnshū
[read omnilegently] 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形容学识渊博
12. 博洽 bóqià
[learned] 学识广博
博洽多闻
13. 博取 bóqǔ
[try to win;court] 用言语、行动取得信任、重视等
博取同情
14. 博识 bóshí
[knowledgeable] 学识渊博,见多识广
15. 博识洽闻 bóshí-qiàwén
[knowledgeable;extensive information and learning] 见多识广,学识博大
16. 博士 bóshì
(1) [court academician (in feudal China)]∶古代学官名。战国至明清掌管图书,通晓古今,以备顾问的高级学官:五经~、国子~。六国时有博士,秦因之。唐有太学博士、算学博士等,皆教授官。明清仍之,稍有不同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古代精通一艺的职官名:律学~、算学~
(3) [learned scholar]∶博通古今的人
(3) [doctor]∶学位名。最高一级的学位。一般先取得硕士学位,继续深造后通过课程考核和博士论文答辩,授予博士学位。
(4) [master]∶古代对茶坊伙计、手工艺者的尊称,犹后世称人为师傅,茶博,酒博
17. 博士后 bóshìhòu
[postdoctoral] 指在取得博士学位后,以取得科研经验、提高科研能力为目的、继续从事一定时间的科研活动的教学制度。也指从事博士后活动的人
18. 博士买驴 bóshì-mǎilǘ
[long and tedious] 《颜氏家训·勉学》:“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卷三纸,未有驴字’。”(博士:古代专精一艺或传授经学的职官)后用‘博士习驴’讽剌文章冗长,不得要领
19. 博闻多识 bówén-duōshí
[well learned and informed] 见闻广博,知识丰富
20. 博闻强识 bówén-qiángshí
(1) [have wide learning and a retentive memory] 识:记忆。闻,学识。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礼记·典礼上》
(2) 亦作“博闻强志”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1. 博物 bówù
(1) [natural science]∶旧时对动物、植物、矿物、生理等学科的总称
(2) [knowledgeable]∶知道许多事物
博物洽闻
22. 博物馆 bówùguǎn
[museum] 征集、保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的实物,并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机构
23. 博学 bóxué
[erudite;learned] 知识渊博
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鲁迅《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
24. 博学多才 bóxué-duōcái
[versatile;be of great learning and great ability] 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琪虽博学多才,拙于遵养时晦,知时不可为,然犹多山支取进,动而见排,由已不能镇静也。——《旧五代史》
25. 博雅 bóyǎ
[learned;show deep mastery] 渊博雅正
26. 博弈 bóyì
[gambling and chess] 下棋
27. 博引 bóyǐn
[quote copiously from many sources] 从多方面引证
旁征博引
“博”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
1.to win; to gain
2.to gamble; to play games
3.abundant or plentiful
4.broadly knowledgeable; erudite
5.wide; extensive
房
基本字义
1. 住人或放东西的建筑物:~屋。~产。~舍。~租。库~。楼~。书~。
2. 结构和作用类似房子的东西:蜂~。莲~。心~。
3. 量词:两~儿媳。
4. 家族的一支:大~。长(zhǎng )~。
5.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6. 姓。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户,方声。上古边室皆用单扇门(即“户”),庙门大门才用双扇门,故“房”从“户”。本义:正室左右的住室)
2. 古代堂中间叫正室,两旁的叫房 [side room]
房,室在傍者也。——《说文》
房,室旁夹室也。——《六书故》。段曰:“凡堂之内,中为正室,左右为房,所谓东房、西房也”。 桂馥曰:“古者宫室之制,前堂后室。前堂之两头有夹室,后室之两旁有东西房。”
记宰夫宴出自东房。——《仪礼·乡食礼》
在东房。——《书·顾命》
郤子登,妇人笑于房。——《左传·宣公十七年》
3. 又如:厢房(正房前面两旁的房屋);房植(房室四角的柱);房奥(房室之深处)
4. 泛指房屋 [building;house]
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庄子·知北游》
5. 又如:库房(储存财物的房屋);住房;私房;房宇(屋宇,房子)
6. 房间 [room]
店主王公迎接了,慌忙指派房头,堆放行旅。——《古今说》
7. 官署及办公处所 [government organ]。如:房科(旧时官衙里的下级办事人员);房省(宫室,官署)。又指明清乡、会试分房阅卷处所。亦指分房阅卷的同考官。如:房书(八股文的选集,所选的是进士的文章);房考(亦称“房官”。明清时乡、会试时分房阅卷的考官);房差(房考官的差使)
8. 祠堂;庙宇 [temple]。如:房祀(祠堂,庙宇);房庙(祠堂、庙宇)
9. 结构和作用像房子的东西 [house-like structure]
蜂房不容鹄卵。——《淮南子·泛论》
露冷莲房坠粉红。——杜甫《秋兴》
10. 房族及其宗支的单位 [branch of a family]
我有个房分兄弟,行三,人都叫他潘三爷。——《儒林外史》
11. 房族,近支宗亲。如:房亲(指家族近支宗亲);房分(家族的分支);房长(家族内各房的掌管人);房分兄弟(同宗而非嫡亲的堂房弟弟)
12.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东方苍龙七宿的第四宿,有星四颗 [a kind of star]。如:房宿(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苍龙七宿之第四宿);房星(星宿名。即房宿。古时以之象征天马);房心(二十作宿中房宿和心宿的并称);房驷(即房宿);房灵(房星之神,房星)
13. 姓。
一、由来:
房氏出自陶唐氏,是尧的后代。尧有个儿子开始被封于丹水,人们称他为丹朱。因为他没有治理天下的能力,尧就把帝位让给舜了。舜又把丹朱封到房(今河南遂平县),建立房国,为房侯。丹朱的儿子陵,以父封地为姓,称房陵,其后遂为房姓。
房姓望族居清河(今河北清河县东)。尧之子丹朱,舜封为房邑侯,其子陵,以父封地为氏,其裔孙雅为清河太守,始居焉,今房姓称清河郡,本此。
二、迁徙
房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北宋编印的《百家姓》中,房姓列第170位,在1980年代国家配合人口普查所做的全国姓氏统计中,房姓列第199位,故房姓不属大姓。但因房氏源自于五帝之首的尧,传承相对单纯,流向清晰,且其后代中大唐开国宰相房玄龄为“中国十大贤相”之一,故在史上向为望族(略)。
三、历史名人
房 坚:后魏司空参议,字千秋。少有才名,太和中累迁齐州大中正,帝令诸州中正各举所知。官终司空参议。
房 琯:字次律,父融,河南缑氏(今河南省偃师缑氏镇)人。唐玄宗、肃宗两朝宰相。官至正议大夫、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与诗人孟浩然、王维、储光羲、李颀、綦毋潜、高适、陶翰、贾至等相善;与杜甫为“布衣”之交,清熊宝泰《杜甫》诗云:“千秋诗史有谁知?房杜交深患难余。”房琯仕途升沉,关系到杜甫命运,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于此可见房琯之于杜甫至关重要。
房 融:唐代大臣、翻译家,洛阳人。尝与天竺沙门般刺、密谛等人共译《首楞严经》,此经始流传东土。
房 宽:陈州人。明洪武中,以济宁左卫指挥从徐达练兵北平,遂为北平都指挥同知,移守大宁。宽在边久,凡山川夋塞,殊域情伪,莫不毕知,然不能抚士卒。燕兵奄至,城中缚宽以降。成祖释之,俾领其众。战白沟河,将右军,失利。从克广昌、彰德,进都督佥事。以旧臣,略其过。封思恩侯,禄八百石,世指挥使。永乐七年卒。
房 胜:明代景陵人。初从陈友谅。来归,累功至通州卫指挥佥事。燕兵起北平,胜首以通州降。成祖即位,以守城功,封富昌伯,禄千石,世指挥使。永乐四年卒。
房彦谦:隋代名官,字孝冲,清河人。通涉五经,工草隶,累迁长葛令,甚有惠化,察天下能第一,超授司马,卒追赠徐州都督。
房从真:前蜀画家,成都人。为翰林待诏,画甲马人物鬼神,冠绝当时。
房元庆:南朝宋建微府司马,清河人。武帝时,历七郡太守,后为青州建微府司马。
房茂长:唐代画家,清河人。善画人物,有《商山四皓图》。
房玄龄: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省淄博东北)人。唐代初年名相。房玄龄18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房玄龄在渭北投李世民后,为秦王参谋划策,典管书记。是秦王最得力的谋士。唐武德九年(626年)他参与玄武门之变,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629年)二月为尚书左仆射。十一年(656年)封梁国公。至十六年(642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病逝。他当了15年宰相,同杜如晦共管朝政,世称房谋杜断。由于他善于用人,一时能臣济济,把国家治理得富强康乐,政治清明,文化发达,疆土广宽,这段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房玄龄蓍有《晋书》。
房姓宗祠通用对联选
房谋杜断;
博及群收。
全联典指唐开国宰相房玄龄“筹谋帷幄,匡定社稷”事典。
博及群收,道选瀛州学士;
精通三略,荣拜思恩武侯。
上联典指唐代司空房玄龄,临淄人。幼警敏,博综典籍,善属文。书兼草隶。年十八举进士。后居相位十五年。在职时,夙夜勤强。不以已长望人,虽卑贱皆得尽所能。下联典指明代名将房宽,洪武中,以济宁左卫指挥练兵北平,移守大宁,熟悉边情,殊域情伪,莫不毕知,以功封思恩侯。
清河世泽;
凌阁家声。
上联典指指房姓望起于清河郡,世代相传, 绵延不绝。下联典指唐开国宰相房玄龄与其他二十三位开国功臣由名画师阎立本画象,并挂于凌烟阁上世受唐皇室供奉的事。
能吏称冠;
画师第一。
上联典指隋代名官房彦谦,字孝冲,清河人。通涉五经,工草隶,累迁长葛令,甚有惠化,察天下能第一,超授鄀州司马,卒追赠徐州都督。下联典指前蜀画家房从真,成都人。为翰林待诏,画甲马人物鬼神,冠绝当时。
商山四皓;
太和三奚。
上联典指唐代画篆房茂长,清河人,善画人物,有《商山四皓图》。下联典指后魏司空参议房坚,字千秋。少有才名,太和中累迁齐州大中正,帝令诸州中正各举所知。坚与幽州中正阳尼各举其子,孝文曰:“昔有一祁,名垂往史;今有二奚,当闻来牒。”出为澲阳太守。官终司空参议。
廉惠为政;
清白传家。
全联典指北史晋州刺史房谟,字敬放,洛阳人。正光末历昌平、代郡太守。所在善廉惠,除太宁太守。神武入洛,征为丞相右长史,以清直甚被赏遇,官终晋州刺史,世称清白,卒谥文惠。
天下规矩;
学士谋猷。
上联说典指汉甘陵人房植,字伯武,桓帝时官河南尹,遵守礼法,有名当朝,当时人说:“天下规矩房伯武。”后官至司空。下联说唐初大臣房玄龄,字乔,齐州临淄人。隋末进士,唐兵人关中,归附李世民,任秦王府记室,协助李世民筹谋统一,并取得帝位。贞观年间,历官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宰相),与杜如晦、魏徵共掌朝政,当时人称“房谋杜断”,封梁国公。曾奉诏与长孙无忌等修订法律,是以宽简为特色的贞观律的主要制定者,又受诏重撰《晋书》。
五经之库;
三辅之师。
上联典指隋房晖远,世传儒学,治《三礼》、《春秋》三传:《诗》、《书》、《周易》,兼善图纬,牛弘称其为“五经库”。下联典指隋房恭懿,性深沉有局量,仕北齐历平恩令、济阴守,并有能名,入隋累官海州刺史,所至称最。
天下房氏;
无出清河。
此联为房姓宗祠“清河堂”堂联。
贞妻割耳;
贤母授诗。
上联典指北朝燕·魏溥妻房氏事典。下联典指北魏·房景先母事典。
身入鲜卑;
子孙归宗。
全联典指东晋时的房乾被朝廷派到北方游牧鲜卑那里做使者,后因中原战乱,与朝廷失去了联系,不能回到中原,只好留居北地并改姓为“屋引氏“, 但心中念念不忘故土故族。到了南北朝时,中原局势相对稳定,其后代又举族南迁中原,并从“屋引氏”恢复为房姓。
隔岭开花发;
凌空月殿新。
此联为唐代大臣、翻译家房融《谪南海过始兴广胜寺果上人房》诗句联。房融,洛阳人。尝与天竺沙门般刺、密谛等共译《首楞严经》,此经始流传东士。
七郡太守擢司马;
五经库房有鸿儒。
上联典指南朝宋建威府司马房元庆,清河人。武帝时,历七郡太守,后为青州建威府司马。下联典指隋代国子博士房晖远,字崇儒,真定人,幼有志行,世传儒学,桓以教授为务。远方负笈而从者,动以千计,被称为“五经书库”。
“房”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
1.a house
2.a room
3.a house-like structure
4.a family's branch headed by a son
对姓名的初步牵强理解(之一):
1.从字面看,房子有坚硬的刚木作支柱,有广博的空间,会坚不可摧又大有作为;
2.从寓意看,希望能有坚韧刚毅的品质,博大的胸怀,渊博的学识与涵养,能勇担大任有所作为;
3.从五行上看,桢补木,使房坚固持久,博补水,使房滋润出彩。
评论留言:
房桢博五行缺补:
房(水),桢(木),博(水);天格9(水),人格21(木) ,地格25(土),外格13(火),总格33(火)
五格剖相与三才分析:
人格21的解析 (明月中天)光风霁月,万物确立,官运亨通,大搏名利。 (吉)
人格数又称主运,是整个姓名的中心点,影响人的一生命运。
地格25的解析 (荣俊)资性英敏,才能奇特,克服傲慢,尚可成功。 (半吉)
地格数又称前运,影响人中年以前的活动力。
外格13的解析 (春日牡丹)才艺多能,智谋奇略,忍柔当事,鸣奏大功。 (吉)
外格数影响命运之灵活力。
总格33的解析 (旭日升天)旭日升天,鸾凤相会,名闻天下,隆昌至极。 (吉)
总格又称后运,影响人中年至晚年的命运。
对三才数理的影响(天人地) 得上级提拔获得成功和发展,基础稳固,心身健全,繁荣昌隆,幸福长寿。(吉)
对基础运的影响(人地) 吉祥安泰。(吉)
对成功运的影响(天人) 如同久旱逢甘露,成长发展无障碍,进步向上。(吉)
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人外) 贵人相助,人缘颇佳;爱好社交,受人尊重;好财利,勤俭持家;仁慈可喜,善于社交。三才不良者不遇。(吉)
人格21有以下数理暗示 首领运
地格25有以下数理暗示 刚情运
外格13有以下数理暗示 首领运、艺能运
总格33有以下数理暗示 财富运、艺能运
姓名评分: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