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少儿时代小孩子之间出现冲突时,“实力”雄厚一方一般都是“按兵不动”,让对方充分表现后再说。有时遇到明事理的年长些的少年群体,让对方两拳,并坚持讲道理,回避“群架”态势恶化。中国的成语“穷兵黩武”其道理着实深刻。常受到别人欺负的小孩子,一般有两种反应:一种:不回应挑战,干脆退却回避——软弱;一种则是反应过激,一旦得到后备力量支撑(哥姐之辈)一定出手打击对方,尽显复仇之气概。
再说那“玩具”:若干年前好像这边也弄了同等数量的同类“玩具”,其功能仅限于“民用”;老大卖“玩具”给以前的盟友和今天的“新友”不知有否限定;各玩各的,别打架。问题的根本是:纳税人若情愿让他人拿那么多钱去买“玩具”满足精神需求,而可以束紧腰带少吃,过艰苦日子,谁又能说什么?若“盟友”和“新友”能解决“自家人对立”问题,“玩具”也就是玩具而已。更何况有些“玩具”完全可以用于和平目的.... 不过,那“二踢脚”套筒子,着实是烧钱的东西,没什么实际价值。
至于要同什么“佛”会晤,人家的腿,况且是生物的,谁能遥控?令人不解的是:此“佛”的治理方式和理念是“佛主”而不是“民主”......听说过有自己武装队伍的“佛”吗 ?
历史上本民族曾经被外族杀戮近30万市民,但如今没有见到谁不再使用对方生产的产品;也没看到本族断绝与对方的往来。然而对其他持不同政见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在历史上还帮助过本族抗击外来侵略的邻居,总是愤恨不已,大有灭对方之势.....
历史告诉人类,但凡语言和道理能解决的事情,最好不要去激发“仇恨”或使用“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