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1+1=2”


  “1+1”在数学运算中只有等于“2”一种形式,但把它运用到社会科学尤其日常生活当中,就会出现“>,<或=2”的自然现象。这种客观规律对于抓好工作落实具有积极的启示,那就是在指导思想上要牢固树立“1+1=2”的求实思想,在实施指导中要尽量减少“l+l<2”的工作失误,这样,工作就会达到“1+1>2”的良好效果。

  一、确立“1+1=2”的指导思想,在求真务实上下功夫。

  “1+1=2”在数学运算中是唯一正确的答案。我们做工作、抓落实也应该像“1+1=2”那样一是一、二是二,说实话,报实情,鼓实劲,迈实步,办实事,求实效。这样的“1+1=2”才能发挥效能,群众满意,社会和谐。

  (一)确立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事求是是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用“1+1=2”的务实精神指导我们的工作。要着眼长远,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不搞短期行为;着眼打牢基础,为民办实事、好事、难事,不做表面文章;着眼经济社会的全面推进与建设,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搞“单项冒尖”。

  (二)攻克实事求是的两大难点。一是难在有私心的时候。私心是实事求是的大敌。要做到实事求是,就要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不在工作上搞个人小九九。二是难在有雄心的时候。很多领导一开始都有雄心壮志,但如果把握不好,也容易发生热情代替科学,冒进蛮干,只顾当前不管长远等问题。因此,坚持实事求是要戒私心、正雄心。

  (三)创造实事求是的良好氛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弄虚作假迎合本位主义,本位主义欺骗官僚主义,官僚主义又掩护弄虚作假,必然造成工作上的虚假风气,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各级领导必须破除官僚主义作风,坚决抵制弄虚作假歪风,努力营造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实事求是的良好风气。

  二、力戒“1+1<2”的工作方法,在科学指导上下功夫

  方法是为效果服务的,科学的工作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有的违背客观规律抓工作,结果事与愿违;有的学归学,用归用,理论进入不了思想和工作;有的不善于全体党员干部的积极性,跳“独角舞”,不善于带领群众一道抓落实,只会“二人转”,不会“大合唱”;有的中心和重点不突出,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等等,出现“1+1<2”的结果。这是工作指导上的失误,必须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指导工作的效益。一是坚持主观指导与客观实际相结合的方法。要不断深入实际,总结实践经验,探索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规律,制定适合本地、本单位的发展策略。二是把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一个地区的发展不均衡,因此我们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厚此薄彼,要善于从许多个别指导中形成普遍适用的一般号召,在实践中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三是坚持调查与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是研究的基础,研究是寻求规律的决定性环节,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如果只从本本出发,在工作中就会犯左的或右的错误。为此,要针调查研究,切实把上情吃透,把下情摸准,把上情和下情有机结合起来。

  三、追求“1+1>2的工作目标,在开拓创新上下功夫

  一要破除封闭的思想,树立开放的观念。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也要看到发展的新机遇,如何在挑战中抓住新机遇,就必须从求稳怕乱的陈旧观念中摆脱出来;就要了解“精彩的外面世界”,全方位切人,多侧展开、深层次推进。

  二要破除僵化的思想,树立创新的观念。创新是一种思想,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当前,我们面临着金融危机也考量着我们的思维模式,我们应当多想想应该怎么办,学着在“夹缝”里求生存、找出路。因此,要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就要树立创新思想,认真研究国际、国内形势,摸索改革发展的路子,总结经验教训,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有所突破;既不搞割断历史的创新,也不抱着“祖宗之法不可变”僵化地继承,做到继承中有创新,创新中有继承,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有所突破;要循序渐进,不操之过急,在渐进与飞跃的结合上有所突破。

  三要破除懒惰的思想,树立进取的观念。目前,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确立,不是打破“铁饭碗”,相反,造就了不少地方的“懒”官,思想上缺乏积极进取的勇气,工作上缺乏创造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守摊子、保位子、混日子,过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如何摆脱这种“怪”现象值得认真思考。要破除懒惰的思想,就要树立一流的工作标准,不做舒舒服服的太平官,也不做无所作为的平庸官,要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出其力,建其功。要进一步完善竞争机制,加大领导干部尽职尽责的压力,对那些认真负责、工作刻苦、成绩突出的给予重奖或提拔任用,对懒官予以惩罚,努力营造积极进取、勤政为民的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