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孩子和狗
浙江宁海许家山石头村无人姓许。是什么缘由,至今是迷。目前能够查考的,是最先落户此地的是南宋避难的叶大卿父子。这个村子因此也很有年头了。
因为远离县城,一直不发达。现在三分之一的人走了,三分之一外出打工了,村里留了三分之一。留下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孩子。年轻时总觉得天下很大,要出去,老了,才安逸地留下,回到祖辈留下的有些隔世的日子。去了城里很久的人那么向往,大概隐隐地心里也一直有根的记忆。
如果有车,到那里看看应该很有感受。有评价说民风淳朴,其实需要去更深的体会。
很炫的石屋石墙石路石桥
石头村有魅力的是石头。村民叫它们铜板石。在许家山到处都是,用钢钎、木棍往石缝里撬动,平滑的石头就松动了,然后就此取材,村民们盖房、造路、垒墙。
石头在石头村永远是风景,很炫,因为很有年头,考证起来,石房石凳石桥石墙石井石路多有清朝中后期的,看着都很有文化。
石头猪圈牛棚茅坑
上面两张图是茅坑
这是猪圈。还有牛棚,都是石头圈起来的,猪圈没顶,牛棚高档一些,和人住的差不多。
古风依旧
石头村的生活现在叫很原生态。村民们种植茶、花生、土豆,也种植番薯、芋头、水稻、玉米、高山萝卜等,而且还牵牛耕田、制番薯粉、做番薯烧酒、捣年糕、做竹编……
陈逸飞在这里拍过《理发师》。一些摄影师、画家现在也陆陆续续很有兴致去了石头村。
一个宁海的老人讲,石头村很穷的,去那里做啥?
这真是一个很深的问题。
宁海县因此还开始开发石头村,让这个浙东保护得最完整的石头村进入更多人的视野。网上看到一篇《许家山石头村旅游保护与开发》第二次意见征询会的新闻稿,其中有句话很不一般:在开发时序上可由政府先做样品房以承接部分游客,再招商推进整体开发(不能反对农民开店)。不一般的那句话在括弧里。记得宁海县分管旅游的尤县长说,做旅游要富民。这位反复讲喜欢做实事的干部的县长把我带到了石头村,反复说要听专家的意见,其实他的见识已非常人能及。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