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洞之瞥



       说来也怪,林州境内小有名气的山水庙寺,我差不多都有过登临的记录,有的甚至已经数不清次数了,譬如洪谷山,在中学时代,那里几乎是我的花园,说每天去一次那是夸张了,说一周去一次可又少数了。可是大名鼎鼎的青年洞,我迄今真的一次也没登上过,其实也不是没有机会,只是每次都阴差阳错,与之擦肩而过。 
       青年洞于我,如同一个有缘无份的女子。 
       第一次登青年洞那是一时之兴致,中学毕业了,各种考试全结束了,几个要好的同学在一起聚会,不多不少,正好6人,两个姓元,一个姓高,一个姓方,一个姓陈,还有一个排行第二,于是我们自美其曰“二元高次方程”。那一年的青年洞空前热闹,江泽民来过,胡锦涛来过,还有其他的高官这个前脚走那个后脚来。“二元高次方程”自谓文人雅士,当然也要登临一番。可惜的是没有一个知道青年洞具体方位在哪,只知道在林州市的最北端,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逮住往北的车就上,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向北,向北,一直向北,青年洞总会给到了。到达任村镇时,下了车,开始步行,向北,向北,继续向北,走过露水河大桥了,还不到,“方程”们开始在心中打问号了,怎么还不到啊?真盼望有一辆车啊,说车车来,正好一山西车驶来,真是天助“方程”啊,不管三七二十一,拦住就上,问了司机,才知道离青年洞原来还有很远一段路程。 
       终于到了,我们欢呼着冲向一个又一个台阶,眼看着就看到山碑两个字了,突然半路杀出一条好汉来拦住去路,一伸手,说:“买票,每人10元”。我们惊呆了,在此之前,我们天天儿爬山,从没想到上山还得交钱,而且每人10元。天!10元,对于今天来说当然不算什么,不过一碟凉菜两瓶啤酒而已,可是对于当时吃个两毛钱的雪糕都引以为奢侈的穷学生来说,10元是一笔巨款啊,10元!50个雪糕啊,够我一年吃了。对于这种和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极不相符的无理要求,我们连想都没想就异口同声的拒绝了。有人展开三寸不烂之舌开始谈判,其余的在一旁愤怒的观看。可是守门人铁石心肠,无动于衷,谈判宣告失败。于是我们开始搜索其他的进入途径。守门人看出了我们的心思,懒洋洋的说:“别费心思了,可都有电网拦着,小心触电啊!”我们细眼看去,果然看到了一些只有在抗日片中日本鬼子的据点才有的那种电网,后来才知道那不过是普通的铁丝网而已,但当时,已经足以让我们望而却步并从心底开始气馁了。 
       我们只好愤愤的转身欲离去,我忽然看到宣传栏里江总书记在青年洞参观的照片,于是决定捉弄一下守门人。 
       我问他:“这不是江总书记吗?” 
       守门人颇有点自得的说:“当然是!” 
       我笑着问:“总书记来这买门票了吗?” 
       守门人可能觉得这个问题很无聊,面带讥诮的说:“总书记是来视察工作,不用买票。” 
       我说:“哦,那总书记是中国公民吗?” 
       守门人说:“是啊。” 
       我说:“我是中国公民吗?” 
       守门人答:“是啊。” 
       我问:“公民和公民在法律上的权利平等吗?” 
       守门人答:“是啊。” 
       我说:“那不结了,总书记是公民,总书记不用买票,我也是公民,我不也是不用买票吗?” 
       守门人呆了,气的直瞪白眼。“二元高次方程”完胜守门人。 
       我们没等他发作反击,就带着胜利的心情扬长而去,不但不掏钱买票进入,而且放弃了以“山碑”为背景拍照,故意选了山脚下的一条不起眼的小溪流,照了一张,过后我看到照片,诗兴大发,在后面题了几句:“久慕大名以为奇,今日登临觉无意,万红丛中一点蓝,独立溪头笑晚气。”算得上二次发泄。 
      老祖宗说愤怒使人发昏,这话果然真理,愤怒的“方程”们决定大开吃戒,以发泄愤怒。每人在山脚下吃了一碗凉皮,喝了一瓶啤酒,然后就发现——没路费了!几个人面面相觑,最后决定先上车再说,拦下一辆车,非常诚恳的向司机师傅说明了情况,几经交涉,最后司机答应到车站后押两个人质,付钱放人,我们再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哭丧着脸答应了。到了县城,向亲戚借了钱,重获自由后发现问题又来了。我们光顾着借给山西车司机钱了,忘记了离家还有20多里路,眼看天快黑了,步行回家实在没有那个勇气,又不好意思再到亲戚家借钱,几个人茫然无措的站在车站门口,希望碰到一两个熟人,好借点钱回家,可是奇怪了,一个熟人也没碰到,眼看没车了。我们决定向警察求助,挑选了一位年长貌善的交警,说明了情况,并且请他帮我们拦一辆车,结果证明这一宝我们又押对了,老交警自己掏钱帮我们买了车票,并且叮嘱了司机一定要安全的送我们到家。第一次登青年洞以完全失败告终。 
       一晃近十年过去了,在此期间,不知是由于当年的印象给了我太深的刺激,还是自己太忙,总而言之,我再也没有到过青年洞,甚至记忆里也从来没有保存这个地方。上班后到青年洞的机会多了,每次都是从山脚下一晃而过,没有了上去的欲望。去年和今年两次陪客人不得已上了山,却只是仍然没有走到洞前,尽管咫尺在望,不用5分钟即可抵达跟前,可就是抬不动腿。是当年一伤至斯,还是随着年华流逝,心中的那一份觅奇心也一同老去。 
       也许,这正是生活中许多事情的一个过程吧,在某一段时间,你费尽心机,一心向往某件事,却费尽周折也不成功,及至有一天,这件事可以轻而易举的做成了,却又没有了做的欲望,仿佛自己从来不曾有过这样的愿望,那只是别人的心事写在书里,被你偶尔看到,你茫然若失,这便是生活的遗憾! 
       还是留一点遗憾吧,完美只是不可重复的一瞬,而遗憾永远存在。有道是观景不如听景,听景不如忆景,那么对于青年洞,还是让它留在那一瞥之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