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进入现代农业的风险


农业产业化通过对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的变革,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这一对农业生产要素重新组合、调整与优化的市场化转变过程中,现代科技在农业中的渗透与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盈利空间,投资农业具有稳定和长期的收益。创业投资放弃农业,将意味着巨大的机会成本和利益损失。但创业投资依赖本身所具备的多重功能参与到现代农业中来并未减少农业项目的风险,而是转移了风险的受众类型。
基于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项目的系统与非系统性风险是极为难以识别的。风险并不是显露于外表,多数情况下,风险隐蔽于各个环节,使人们不易发现,甚至存在于种种假象之后,而具有迷惑性。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只有掌握全面、正确地识别项目所面临的各种风险,风险分析才能有效地进行,风险控制才具有针对性。总的来说这些信息主要是项目所在地的水文、气象和地质地貌条件;投资地域的政治、经济、法律、社会和文化环境;投资地的资源可利用和开发程度;基础设施和农田水利设施化程度;资金筹集情况、投资资金供应状况和追加投资的能力;要开发产品的市场需求和市场容纳度;市场上同类和相似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要开发产品技术的先进性和应用新品种的可靠性及技术的流失难易程度以及同类项目的经验和数据等等。总之投资风险具有以下特征:
     1.农业项目投资效益的发挥对土地的依赖性:在农业项目投资中,土地是最基本的资料,它不仅是投资项目配置的场所,还是项目建设效益发挥的主要因素,大多数投资建设要为提高土地生产能力服务,土地生产能力的提高往往是提高投资效益的重要标志。同时,土地的获取和取得的时限对投资项目的启动和投资周期长短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投资项目对土地的依赖性,决定了项目独有的风险特性。
    2.投资效益的产生对生产环境的依赖性:农业项目投资除受市场、价格、币值等经济因素的影响经济因素影响外,由于其“露天工厂”的生产方式,自然因素的影响远比其他影响都大,尤其是投资项目涉及到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及投资项目监测等几方面的因素,因此,外界因素对农业项目更具有决定性影响。除了动植物自身的生长和繁殖规律外,自然条件,特别是水、旱、风、雹、极端高低温等都会影响农业的产出,造成投资项目效益发挥的不均衡,这些因素造成项目产出和效益的年际间波动较大。可见,农业产量不仅取决于可控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投入的数量和质量,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不可控的、变化无常的气候和环境,这就增大了投资项目的风险。
    3.投资项目产出效益的分散性:在投资时,投资项目与其他行业的投资项目一样,都要有一定数量的资金集中投入,但其产出情况却与其他行业有较大差异,这主要取决于项目的治理结构。大多数农业投资项目建成后,其效益取决于分散在众多的农户产出总和,不像工商投资项目那样只反映在一个基本生产单位上,而且,往往还有许多收益分散到其他行业中,因此,农业项目投资的风险面就扩大了。
 4.投资项目的社会性:大多数行业的投资活动都遵循“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收益大”的原则,农业项目的投资当然也遵循这种原则,但是有许多无法按此原则衡量的非经济价值性的投入,如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等,这些投入是很难以经济价值形态来形容其收益的,因此投资项目这一特点与企业的“经济收益最大化”这一目标相违背,也必然会增加项目的投资风险。
5.投资项目效益发挥的滞后性:有关农业的投资项目不管是作为企业个体还是农业自身的特殊性,都不能像工商企业那样可以较快的连续投入,很多项目的资金投入期会受到季节和气候等方面的影响而有所间断,从而把投入的时间拉得比较长。经济收益和其他方面的收益也不会像工商企业项目那样能很快地获得,投资收益率往往也比一般工商企业低,投资回收期比较长,甚至有些项目的投资基本结束后还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收到效果。因此造成项目投资效益低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是由于工农业产品比价差异造成的;另一方面则与农业投资项目的投入周期和生产周期长有关,相应的风险也会显著增加。
创业投资是创业活动的产物,浓缩和聚集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核心机制和基本价值观念,具有广泛的产业包容性。创投资本进入农业领域意味着农业的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相结合,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相结合,新型金融资本和农业实体资本相结合等一些全新的现实。农业对于创业投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予以长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