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飞抵哈尔滨时出现了完全两样的天气,一个是晴空万里,一个是白雪皑皑。首都机场的登机口是一号楼,跟我20多年前搭乘民航班机飞往东京是一个出口。当时的一号楼是国际航班专用的,如今已变成了国内。20多年前没见过地勤人员目送航机,如今他们不管多冷都会站在风中向远行的航机挥手致意。
这一情景的比较对现在的学生来说也许是无意义的,因为没有人见过20多年前,当然也不会产生航机起飞前无人目送的感觉。
讲演一开头说了上述内容也许是出于“所在的场”的缘故,报告厅坐满了大学生,很容易让人想起自己也曾坐在台下聆听教授的讲课,很多情景历历在目。十分感谢黑龙江大学东语学院院长陈百海教授和日本驻沈阳总领事馆的松本盛雄总领事,他们的到场让我多多少少从记忆中退出,把更多的话题放到了当下这个瞬间。
哈尔滨之后,昨天飞抵大连,没看到下雪,但气温不高,觉得这个月说不定还要下雪,人对气温的感受也许跟年龄的增长成正比,年岁越大,对气温的感受也会越深。
大连外大的讲演是在阶梯教室里进行的,也不知为何,这一情景还是让我想起了当年北京大学的民主楼,大概是靠右的阶梯教室,我喜欢零零星星的几个学生留在阶梯教室里自习,总觉得满堂生辉的讲座后仍然会留下很多知识的余音。
另外,刚才认真阅读了讲演后收上来的很多纸条,一边看,一边开始想:一个能够给别人勇气的人其实也应该是被别人激励的人。刘芳同学的纸条感动了我。衷心祝愿她什么都好!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