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人的不是再融资而是圈钱行为


    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在“两会”期间透露,目前该行没有再融资计划。董文标表示:“我在全行的会议上说,再融资的事现在想都不要想,想都丢人,我们怎么张得开口。”

    “再融资的事想都丢人”,董文标董事长的说法实在是“雷”倒上市公司一大片。看看当下的中国股市,摩拳擦掌要到A股市场再融资的上市公司数以百计,就连银行业的老大哥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也都纷纷抛出再融资方案。按照董文标董事长的说法,这些公司的再融资自然是很丢人了。

    也许董文标董事长的说法仅仅只是针对民生银行本身而言的。在最近几年中,民生银行本身就是再融资的急先锋。2007年,该行以7.63元的价格定向增发23.8亿A股,融资180亿元;2009年11月,该行又以9.08港元的价格发行了34.39亿H股,融资312亿港元。如今距离H股发行还不到半年时间,因此,再融资的事情确实“张不开口”。

    但尽管如此,“再融资的事想都丢人”的说法还是值得投资者以及监管部门深思的。再融资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是很正常的事情。融资功能是股市的基本功能,上市公司为了发展的需要进行再融资,应是理直气壮的事情,怎么就“丢人”了呢?

    笔者以为,再融资本身不丢人。董文标董事长之所以认为“再融资的事想都丢人”,实在是因为一些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完全沦为了圈钱行为的缘故。而这种圈钱行为无疑是丢人的。通常说来,这种烙上了圈钱印记的再融资,主要有这样三种特征。

    首先是融资无止境,圈了还要圈。董文标之所以说“再融资的事想都丢人”,其原因就在于民生银行前几年已经从股市融进了大量资金,所以这才不好意思再向股市开口再融资的事情。但并不是所有上市公司都有董文标的这种“羞耻观”,实际上有的公司在再融资问题上是永无止境。有的是每隔一、两年就融资一次,有的是每年都融资,甚至有的一年融资两次。这些公司完全把股市当成了自己的提款机。

    其次是有钱也融资,不圈白不圈。在正常情况下,上市公司再融资是因为公司差钱。但在A股市场,上市公司不差钱也再融资,再融资的目的就是“囤钱”。如万科A,2009年6月末货币资金达到268.8亿元,但该公司仍然在去年8月推出了112亿元的公开增发方案。

    此外是重融资轻回报。还是以万科A为例,不包括去年8月公布的再融资方案,该公司上市以来通过配股、发行可转债及增发等方式共融资9次,总融资额达250亿元。而给予投资者分红累计不足30亿元,只占融资金额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