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三位好总理
文/范海辛
在我的心目中,咱共和国有三位好总理,他们是周恩来、朱镕基和温家宝。
说到周总理,民间有一谜语:谜面是“文王当政”,谜底是“周恩来”。周总理在民间的口碑,由此可见一般。即使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网上虽有对周总理的负面评价,但整体来看,周总理仍无愧于“人民的好总理”这个伟大的称号。
再说朱镕基。把朱与周并列为好总理,可能会有许多人不同意,因为正是在老朱当政时,全国几千万职工下岗,其后所出的“新三座大山”,也是老朱的败笔。有道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朱当政的那个复杂与艰巨的时期,要求朱不出昏招,那是不可能的。毕竟,朱打破了国企僵化的坚冰,开启了市场经济的大门。中国能有今天的实力,没有老朱当年的披荆斩棘,吹胡子瞪眼睛,显然是不可能的。应该说老朱是一位有能力、有魄力的总理,即使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也在情理之中。
但在我的心目中,老朱之所以能成为好总理,主要不在于他的经济成功转型,而在于他嫉恶如仇、强烈反腐的正义精神。
由于落后的政治体制,再加上市场化改革,使腐败成为我们在取得巨大成绩时不得不承担的沉重负担。面对腐败的高发,作为负责经济工作的官员,老朱完全可以睁一眼闭一眼,与腐败来个和谐共处。但也许是生性使然,老朱无论身处哪一岗位,始终高举反腐大旗,为此也得罪了不少同僚。朱的性格中显然缺乏当今官场的圆滑与宽容,被众多官员视为官场异类。
朱在上海当领导时,对手下的官员管得非常严。笔者认识一些当时在他手下的区局级官员,当他们闻听老朱要上调到中央去时,这些官员纷纷松了一口气,给人如释重负的感觉。自此之后,上海地方官员开始了幸福生活。
如果说周恩来还是传统型的好官员的话,那么老朱则已经是一位具有现代素质的行政官僚了。这不仅是因为他懂得现代经济、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时幽默风趣泼辣干练,更在于他爱民亲民、视民众为父母的公仆意识。老朱之所以嫉恶如仇、不能容忍手下官员的贪腐、反对做假账、要央视办好“焦点访谈”栏目,这一切都是为了对人民负责,或说是一种作秀意识、选票意识。古之官员强调爱民如子,一般不会在乎民众对自己的看法,因此用不着作秀,也不会有选票意识。老朱当然不是靠选票上台,如果他没有现代素质,也根本不会在乎民众对他的评价,只要干好组织上分配的工作就行了,犯不着在官场标新立异、开罪同僚。然而老朱却不肯随波逐流、同流合污,偏要特立独行,取悦民众。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温家宝,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继承了前任总理的另类气质,只是表现形态另有千秋。老朱的出类拔萃之处在正义,温总理的耀眼在人文。他是共和国历史上最具人文素质与人文情怀的一任总理。从03年废除恶法《收容遣送条例》直到今年两会上提出的幸福与尊严,不得不使人对之刮目相看。
温总理在今年两会上提出政府工作的目的在于使人民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可谓是石破天惊之语。因为我朝向来认为,人权就是生存权,因此,民众只要生活幸福就可以了。现在温总理在幸福之外又悍然提出了尊严,这确实令人大开眼界。
当今的官员可说是一群有知识,没文化的大老粗。在那些抢夺小女生录音笔、训斥得奖运动员不该首先感谢父母的官员看来,你丫一屁民,有了幸福还要尊严,这不是要与官府分庭抗礼吗?尊严在他们看来,只是官老爷的垄断品,民众是不配享受的。温总理为13亿屁民争来了尊严权,即使这8年他什么都没干,单凭这一点,他也该青史留名,万古流芳。
中国古人云,“政者正也”,可惜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从中文“政”字来看,左半是正、右半是文。中国古代的政治,首先是正义,其次是文字、文章与文牍。因此可以马(背)上得天下,却不可以马(背)上治天下,因为治天下少不了文章文牍。这也是中国文人治政的传统。但对于现代政治而言,除了正义这一核心要素外,另一具有同样意义的要素是人文主义。因此,“政”字右半的文,当作“人文”解。
我心目中的这三位好总理,正是符合正义与人文的要求。
周总理,虽说不符合现代政治家的要求,但他无疑是中国儒家传统道德的楷模。他的缺点在于愚忠,这愚忠,使正义与人文就大打了折扣。这也是他们那代人的历史局限,是后人难以苛责的。朱、温二位总理,分别从正义与人文两个侧面,为我们诠释了现代政治家的必备素质,为共和国今后的官员树立了标杆。
2010-3-15
我心目中的三位好总理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