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很成功的民营企业家来拜访我,希望我推荐合适的人去他们公司工作,原因是他们有一个宏伟的计划,将在短期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占领市场通路,并会在国外投资公司的帮助下上市。为此企业家开出了很有吸引力的条件想在外企挖一些最实用的人才。作为朋友我坦诚相问:这些人这些职位,你希望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企业家实话相告:能用短期的就用短期,能用长期的就用长期。我突然对民营企业有了一点新的认识。
无独有偶在路上遇见了多年不见的老友,他曾是著名外企的高干,拿的年薪超过10万美金。几年前他从外企消失,去了著名的民营企业,据说工资福利待遇超过外企。几年不见,我的第一句话便是:民营企业有发展吗?他一笑,其实无论外企,国企,民企,打工的都只是别人的一颗棋子,一切看心态,别把自己太当真。我一如欣赏他的才能一样欣赏他的清醒,
“那有成就感吗?”我喜欢刨根问底。不料他的答案更绝:我现在的成就感就是让自己有机会成为民营企业家的时候不犯同样的错误。我又一次觉得他的智慧在闪烁。但是我喜欢洞察人的内心,我发现他至少没有迷失在当下的民营企业文化中。
我还没有推荐朋友去民企,就有朋友找上门来,好象他们也都耳闻民营企业的宏伟大计,“你觉得我去那里工作好吗?”他们连提的问题都极为相似。“原因呢?”我发问。有人直截了当“反正是短期行为,先上市拿期权”“待遇不错,朝阳产业前景不错”“在哪里打工都一样,不就是适应别人的文化吗?”我对他们的清醒依然赞许,或许民营企业的吸引力真的强大,至少他们给打工者画出的蓝图是清晰的。
我没有极力游说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我想这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个人。就好比是任何一次的跳槽,跳与不跳完全取决于利弊的对垒,当优势明显时又有什么理由可以阻挡前进的脚步呢?记得很多年前我从一家著名的杂志社跳槽投奔刚起步的外企,很多人不解甚至担心连我的主编都好心地为我办了停薪留职的机会,而我却从此在外企干了十多年。所以不应该在乎是民企,外企还是国企,关键是挖掘自己的空间有多大。民营企业的壮大,为很多人带来了机遇,只是不是100%适合所有的人,所以选择就是能力。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