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须警惕“道德性弱智”
文/赖瀚林
最近成都有两家开发商肯定觉得特别憋屈,我不说大家也知道。就是近日被住建厅点名批评并降开发资质处罚的东*置业与兴*房产。坊间最近也热议着此事,但似乎一致的结论是:一颗老鼠屎败坏了一锅粥。
这两家开发商无一不是因严重的质量安全问题引发业主多次群体性投诉,对行业和社会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要么是擅自更改设计图纸,要么是随意破墙开门,偷工减料、质量粗劣,把购房者当二百五耍弄,成为“奸商”代言。
看到媒体对成都这两家开发商处罚的新闻报道后,倒觉得是意料中的事了。不然你当政府是干吃饭的?杀一惩百,以敬效尤也。这次是警告,下次可能就是飞刀了。早在2007年的春季房交会上,我们就看到兴*房产就把一场好端端的房交盛会搞成了业主的诉苦大会和“牛鬼蛇神”批斗大会,又是拉条幅又是血泪控诉,那时侯起,我就对兴*房产的房子兴生畏途。东*置业似乎一开始就没把建筑质量当回事儿过,业主投诉不断,让政府部门颜面丢尽,曾被成都媒体狠狠的抖过家底,其声名狼藉在业界可谓“有口皆碑”,不必细说。此刻,憋屈的两开发商老板不知有何感想?是不以为然继续我行我素?抑或痛改前非重新做人?看来有些游戏规则是不能乱来的,乱来是要挨棒子的。这游戏规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律,那就是开发商的诚信与道德问题。作为一个企业公民,开发商当警惕其“道德上的弱智(moral
stupidity)”!!这种“道德上的智力”,是开发商必备的一种美德:即德商(Mor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缩写为
MQ),也即道德智商,是对一个人德性水平与道德人格层次而言的。
“德商” (Moral Intelligence Quotient)最早由美国学者道格•莱尼克(Doug Lennick)和弗雷德•基尔(Fred Kiel)在他们 2005 年出版的《德商: 提高业绩,加强领导》一书中提出。他们把“德商”定义为“一种精神、智力上的能力和道德上的人格品质,它决定我们如何将人类普遍适用的一些原则(如正直、责任感、同情心和宽恕)运用到我们个人的价值观、目标和行动中去”。人类有三大品格:智商(IQ)、情商(EQ)、德商(MQ)。智商是一个人的智力商数简称,情商则为情绪智商简称,是指一个人控制、运用和表达自己情绪、情感的能力;心理学验证使我们得知,智商不太高的学生,可以通过情商来弥补,而情商不足的,可以用德商来弥补。高智商之于当年的点子大王何阳,却因诈骗罪而锒铛入狱,高情商之于重庆打黑中落马的文强,也不能使自己避于牢狱之灾;情商固然可以使人具有高超的人际交往能力,却不能帮助人明辨是非,让人避免干坏事。如果你还记得当年的美国安然公司与安达信丑闻的话,就会明白高情商并不能使企业避免安然、安达信那样的错误。而这样的错误一旦发生,对企业将产生致命性的打击。
中国古云:“道之以德,德者得也”。我们常说的“德智体”中是把德放在首位的;可见,德是最重要的。只有高德商的人,才会受到社会的尊敬,也自然会有更多成功的机会。如我们熟知的李嘉诚,起初并非因高智商发家,而是因了诚信之高德商使然。因此德商就是企业的道德罗盘,帮助企业在商海争战中找到价值坐标,提升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如果在德商上缺乏人格上的光辉,就不会获得社会的普遍尊重。一个高情商的人可能会产生很高的成就,但有成就不等于对社会有贡献,这就涉及到德商问题。所谓“小胜在智,大胜在德”,即是此意。“德商”不仅是开发商的良心,更是必备的道德智力装备。作为开发商,保证其开发房屋的质量安全是最基本的诚信和“德商”。
如今耳目下,因着太多的“不良”开发商只顾赚钱,视建筑质量如儿戏,不管百姓死活,导致奸商当道,社会仇富怨积,破坏和谐社会构建,这必为时代所不容。霸王条款、偷工减料、质量低劣、诚信欺诈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惯用的手段,仍然是许多开发商难以逃脱的原罪。在社会转型中,如果你还玩弄“高情商”发家致富的伎俩,而坚持“道德上的弱智” (moral stupidity),随意贱踏民生,找不到一个企业公民应有的道德定位系统,那么当下一次市场风暴来时,你要么被海水活活呛死,要么被冲上岸来当作垃圾处理掉。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