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正准备注册一家小公司,决定自己辞职单干,或者你已在经营一家10人左右的“小摊子”,却在懊恼“资金荒”,一个创业的热心贴在银行不理小额融资的“冷屁股”上,那么恭喜你——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这种状况或将得到明显改善,请你无论如何要“扛住”!
3月15日,工业和信息部权威人士表示,中小企业划型标准的修订版力争在2010年上半年出台。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之前社会上下一直强调中小企业贷不到款的问题,已让国家引以重视。但政府认为,并非中小企业的融资都难,而其中小企业或者说微型企业的融资难是真实的。所以,得把人们口头上唠叨的“中小企业”重新定义一下——中型企业到底多大?小企业又到底多小?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就应纳入“融资难”的范畴呢?
我们从发达国家的企业划分经验来看,美国是把老板本身为贫困人口、总共加起来不超过10个人的公司称作微型企业;欧盟是把1-9人数规模的企业称作微型企业;日本把20人以下的制造业企业、5人以下的服务业企业成为微型企业。但在中国,目前还没有将小企业中的微型企业进行差异性的研究分析。
因为“中国特色”,要是参考发达国家的标准有些难度。比如日本的“5人公司”为微型企业,要是拿到中国来,那就很恐怖了。而在中国国内,北京上海的一家保洁公司人数就超过几十人,但在中西部又是一家很大的企业了。所以,一直以来,国人都把100人以内的企业称作微小企业。但是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这种古老的标准得进行调整。比如调整人数规模标准,出台特定的行业标准等等,这样的话,扶持的针对性就更强。
当然,这些在国外被称为“穷人的企业”的微小企业,是否包含地摊上的那些小商贩们另作他说,但“把钱花在刀刃上”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好事,做外包或外贸的“困难公司”也就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