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28 - By 数位之墙 - 关键字/标签:手机 Web 2.0
◎40年前的未来电视
今年一月份的时候在家中偶然看到一个电视频道在播放70年代的老旧卡通片,这种老卡通本来没什么好看,然而它的标题「未来的电视」却引起我的兴趣,于是我好整以暇的坐下来想看看70年代的人脑海中「未来的电视」倒底是个什么模样。
卡通片略带戏谑与幽默的表现手法。一个正在看赛马的中年男子把电视机下方的机座门打开,底下露出一个售票窗口,售票员探出头来问这个男子想要赌哪一只马。有另一种电视机与烤箱结合,上面播放美食教学,底下食物材料丢进去跟著菜就煮好了。
由于飞机经过上空电视画面就会受到严重干扰,电视机只要侦测到飞机经过就会打开机顶炮塔击落飞机;有个人在家中看某节目播放到一半时出门,没想到进入电影院里面是接著播放他刚刚没看完的节目。满大街他经过的屏幕都在接著播放他刚刚看的节目,因此抓狂。
卡通的表达手法固然夸张,似乎应该一笑置之才对,然而看完却有一种复杂的心情。不论这是不是70年代最疯狂的有关未来电视的想像,他对于40年后的事情一件也没说中。人类的想像力要呈现跳跃式的突破似乎是挺困难的。
◎想像力的极限
卡通中出现的电视机,没有一台是挂在墙上的。「超薄」「家庭影院」似乎不是当时人们的需求。不论当时的科技能不能做到,既然是想像,疯狂一些总行。然而把电视弄得薄一点以至于能有更大的画面,似乎不在想像的范围内,更别提今年由阿凡达带起的3D电视风潮。
当时的人们应该是绝大部分都没有看过电脑的。也因此想像不出来还有键盘与鼠标,甚至是触控之类的方式可以与电脑屏幕互动。直接付现金给电视机坐下躲在小门内的赌马彩票售票员,看起来是唯一能想到的在线支付方式。
至于飞机经过会干扰电视频号,这个不知道后来怎么解决。在笔者成长过程中没有遇到类似困扰,不知是否与高度普及的有线电视有关。现在的电视频号大部分都走有线,互联网的出现更助长了网上视频的普及,电视节目在电脑上都能看,现代人的娱乐已经不仅限于客厅。
能够让你在出门的时候接著看来不及看完的节目好不好?走到哪里都继续看好不好?不论好不好,在这一段卡通当中却并未出现移动终端。卡通中的概念是你看的节目会出现在外部的各种屏幕中,而不是你手上的移动终端带著走。当时的人们还不知道有手机这件事情。
》高阶工作机会《 - 年薪100万台币及15万人民币以上的工作 | |
环保节能部主管兼节能专案主管(理级) 公关主管 (PCB生产) 制造部经理 财会主管 品保专案主管(日系) SQE经理 Project Manager(资深工程师/主任工程师) HW (Hardware) lead | ![]() |
◎新科技的新可能
以上并不是对40年前人们想像力的嘲弄或批判,因为如果我们现在写篇文章谈40年后「未来的电视」,一样很难下笔。科技进步就像摸著石头过河,从边边角角的一点点突破,最终造成了全面的变革。而我们的眼光通常被这些边边角角的事物所羁绊住,看不见全局。
幸运的是,现代人有了互联网这个大平台,各个不同领域的想法与技术进展能更快速的激荡与交流,促成更容易去摸索那个全局变革。所谓的革新,很大一部份是「将两种不相关的东西链接在一起」。网际网络的信息流通能力,Web 2.0 的人际分享能力,加速了这种链接。
看到40年前的人对于电视的想像,是透过电视的卡通。而看到现在的人对于未来的想像,却是透过互联网。笔者前一阵子收到朋友寄来的一段视频,看完之后大为感动。姑且不论这样的未来可不可能,或者会不会被40年后的人嘲弄,都是很值得期待的。
第六感科技的惊人潜力:
大陆地区看: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xNzY2MDUy.html
其他地区看:http://www.youtube.com/watch?v=qC3H3JOtvSs
◎技术的进步带来自由
40年前以及现在的人们,必须以人类的习惯去迁就于硬件,(基本上,使用科技装置总是需要学习)第六感科技却是让人类以五官更直觉的操作各种信息。终极的说,使用什么终端会变得不重要,因为信息能在各种终端中自由流通,以人类熟悉的感官方式被运作。
10年前,人们刚开始习惯在马路上边走路边讲电话,不再牵就家中那部电话机。未来,对著电视屏幕用手比画两下把正在播映的节目「抓」到手机上带出门继续看,人们也将不再迁就家中的电视机。多元化的终端,自由流通的信息,强大的个人,这是笔者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未来很难预测,但技术的进步应带来人类生活的自由与解放。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一切需要经过学习才能使用的科技产品,都不是它最终极的型态。例如,使用键盘是需要学习的,而鼠标则更加直观,触控又更好;这绝对是一种进步。最终,使用大脑的脑波控制更好。
啥?使用「念力」来操作电脑?别怀疑,使用脑波来对电脑下命令的技术已经有相当进展,科学家们正努力让仪器更精确的感知人的脑波以及想办法让生产成本降低。谁又知道未来会不会直接在人体的某处(大脑,手臂等)植入芯片,以便做为与各式终端沟通的管道?
猜猜看,40年后我们的下一代会看什么样的电视? (文:数位之墙)
上一篇:iPad,iPhone,iPod,以及苹果告诉我们的事
■ 历史上的今天 |
■ 未来的电视 - 2010/02/28
■ 如何远赴中国大陆工作(五) - 2008/02/24
■ 数位之墙十周年:一个黑手的学习之路 - 2007/02/25
■ 中国互联网大预言(一)市场迈入饱和期 - 2006/02/26
■ 警讯:台湾数字内容行业的末班车 - 2005/02/27
■ 书评:《当科技变身时尚:16% 的科技营销密码》 - 2005/02/20
■ 上网人口的数字游戏 - 2004/02/29
■ PDA 变身三部曲 - 2004/02/22
■ 数字产品造型决定论 - 2003/02/23
■ 在线影音兴起,抢了谁的生意? - 2002/02/24
■ 互动电视与互联网 - 2001/02/25
■ 互联网与通讯的结合 - 2000/02/27
黄绍麟,原名黄彦达,1998年 4月创立数位之墙,以观察科技趋势为终身职。曾任台湾新浪网网站总监,3G威宝电信营销经理 ,51.com总裁助理暨新闻发言人。目前担任51.com战略顾问及PayEasy大陆市场顾问,并于著名天使投资嘉丰资本担任投资合夥人,专事投资科技初创企业。 |
个人.家庭.数字化 - 数位之墙 |
欲引用本站图文,请先取得授权。本站保留一切权利 ©Copyright 2008,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