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这块“匾”何时能送出?!


          贵州:这块“匾”何时能送出?!

                         来源:《援民律师博客》

  
http://lawyerym.blog.163.com/blog/static/71218243201012595617228/

前不久,北京十老(于光远、李普、李锐、何方、何家栋、张思之、钟沛璋、胡绩伟、彭迪、戴煌——以姓氏笔划为序)2010年元月又为贵州“遵义购房多付款”一案致信最高领导并转呈贵州遵义老同志的上书,再次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但贵州这次会不会秉公执法处理该案,还遵义老区人民公道,我们拭目以待!

“遵义购房多付款”一案已近十三年未决,2007年底曾有转机。当年,党的“十七”大后,贵州省根据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查个清楚明白”的重要批示,组成由贵州省信访局牵头的五部门(有贵州省纪委、贵州省审计厅、新华社贵州分社、贵州日报社)联合调查组再次对该案进行复查。由于组长潘健(潘系贵州省委副秘书长兼省信访局局长)及调查组全体同志的得力工作和勇敢精神,加之北京市纪检委、检察机关、维护稳定办公室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使沉冤十年、并不复杂的这个荒谬离奇之案总算有了客观公正的结论并由潘健等调查组成员代表贵州省于2007年12月7日在北京向长期关注这个问题解决的老干部李普(新华社原副社长)等同志通报:贵州省委及贵州省委石宗源书记非常感谢北京老同志对贵州工作的关心,尤其对关心的张抗美同志反映的遵义驻京办购房多付款问题非常重视,签批意见要求这次赴京一定要查个“清楚明白”。这次调查,已确定遵义驻京办购房多付款的事实存在,购房中也存在违法违纪的问题;遵义市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有不恰当之处。我们这是初查,回贵州后要向省委写专题报告,请求移交贵州省检察机关查处(见《备忘录》)。这个新的调查结论推翻了十年来遵义市纪委六次失实结论,来了一个彻底翻身

当时在场的的张抗美同志眼里噙着泪水说,这是十年来第一次听到组织上对我反映的问题作出正确的结论。张抗美接着说,如果贵州省信访局这次把这个久拖不决的问题解决了,我去制作一个匾,请北京曾关注这个问题解决的十位老同志及更多的老同志在上面签名送给你们,以表示感谢。张抗美的提议立刻得到李普等同志的支持。

事后,我们在向北京各位老同志通报贵州省最新调查结论时,关注这个问题解决的社会各界人士欢欣鼓舞、奔走相告,无不为现任贵州省委(同志们一致认为,如没有贵州省委的首肯,潘健有十个脑袋也不敢把这个案子翻过来并向老同志通报)和联合调查组同志们的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实事求是精神叫好。法律专家和律师说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法律总算体现了他的公正和严肃性,这说明法律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后底线。遵义市广大老干部给贵州省领导致信:“贵州省领导,遵义老区人民感谢你们”。北京许多老党员欣慰并感慨:“党内还是有敢讲真话,有象当年任仲夷同志顶着压力平反张志新案的勇敢者啊”。

同志们还一致决议:支持张抗美送“匾”的想法,并商量好“匾”上的文字内容由集体创作并由德高望重的老同志亲自书写,一一签名,并要举行一定的仪式才送出。目的是弘扬正气,引起中央和地方对上访问题的关注。

十年离奇案终没能见曙光,这个案子至今还是无果。原因是当年傅传耀(原贵州遵义市委书记,现贵州省人大副主任)为包庇涉嫌职务犯罪的胡光华(原贵州遵义驻京办主任)、杨晓林(原贵州遵义驻京办副主任)过关,动用了遵义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致使卷入的部门和人员不少,怕担责、负责任、起码面子上也不好看,故形成“共同体”,千方百计抵制该案的最后查处。致使“匾”送不出去,就是想要送出去也怕给人添麻烦。

“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坚持到底,胜利一定属于人民!


贵州:这块“牌匾”何时能送出?!


                                             北京老同志委托人:赵来群

                                             北京汉威律师事务所律师:蒋援民

                                                      2010、2、20




         附:《备忘录》


       
                                        《备忘录》

  ——关于贵州省信访局对遵义驻京联络处 购房多付款一案初查情况通报

 

           该《备忘录》已于2008年底寄送中央、贵州省各有关领导



    2007年12月7日上午11时30分左右,在北京新华社社长楼宿舍603室(原新华社副社长李普宿舍),以贵州省信访局牵头的贵州省联合调查组组长潘健就遵义驻京联络处购房多付款一案赴京初查情况向李普老同志通报,当时在座的还有贵州省信访局两位同志,贵州日报社记者李朵,老同志代表赵来群,遵义驻京办张抗美。

    贵州省委副秘书长兼贵州省信访局局长潘健首先感谢李普等北京十位老同志对贵州省工作的关心,他说今天来就是向老领导汇报有关情况。他说,贵州省委及贵州省委石宗源书记对老同志们一直关心的张抗美同志反映的遵义驻京办购房多付款问题非常重视,签批意见要求这次赴京一定要查个“清楚明白”(潘健说这是石宗源同志批示的原话)。根据该意见,我们组成了以贵州省信访局牵头的有贵州省监察局、贵州省审计局、贵州日报社、新华社贵州分社参加的联合调查组赴京初查,经过几天的调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这次调查,已确定遵义驻京办购房多付款的事实存在,购房中也存在违法违纪的问题;遵义市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有不恰当之处。我们这是初查,回贵州后要向省委写专题报告,请求移交贵州省检察机关查处。

     张抗美同志眼里噙着泪水说,这是十年来第一次听到组织上对我反映的问题作出正确的结论。她说,我近十年执着的反映这个问题不是要把谁怎么样,是要个“理”,证明我反映的问题属实,向支持的老同志有个交待时,潘健同志马上说:“不,就是一分钱也要搞清楚。遵义市纪委在调查中不承认多付款,花钱请人评估,将4000元一平米的房屋单价毫无根据的说成是6000多一平米等问题一定要处理。我们昨天专程去遵义驻京办看了买的房子,根本不值这么多钱”(坐在潘健同志对面沙发上的赵来群同志,这时对潘健同志竖起大拇指)。

     李普老同志说,抗美就是想尽快追回款,证明她反映的问题属实,这是很简单的事,但这么多年都没有结果,几百万说不要就不要了,我和关心这个问题的同志都不明白,说明后面存在其它问题,也就是腐败,这个问题希望贵州尽快解决。潘健同志马上说:“这次一定解决。多付款后面就是有问题,我们会一查到底。几百万不可能不要,这是误传”。

     赵来群同志说,我受北京十位老同志及更多老同志的委托参与这件事后,作为老同志子女,有了三个感动:一、张抗美同志的精神感动了北京十位老前辈及更多的老同志,也感动了我和一大批老同志子弟。她为保护国家财产不受损失,被遵义市撤职,遭到有问题的人殴打至今得不到解决,克扣的几万元钱不补发,打击迫害还在继续。老同志们嘱我陪同她一块反映问题,说一个女同志坚持到今天不容易。二、被最早关注这件事现已不在世的于若木阿姨、张黎群伯伯及北京十位老前辈和更多老同志的精神感动。他(她)们长期关注这件事,不是支持那一个人,而是想通过监督遵义这一问题,使之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提高执政者执政能力、倡导依法办事、正义战胜邪恶的典型案例,完善制度建设。他(她)们认为这是一种责任、义务。三、我被遵义老区人民的精神感动。 我曾和其他同志到遵义见到了部分签名的老同志,有老红军、老八路、老专家、老教授……,他们当中许多人曾担任过遵义地(市)的专员、书记、秘书长和其它重要职务,有很高的政策水平。他们不畏强权,众口一词的支持张抗美同志。对遵义当权者滥用职权,腐败猖獗、迫害打击反映问题的同志及其支持者的现象深恶痛绝,忧心忡忡。但凡思维正常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当然,今天潘健同志已承认多付款,承认多付款里面有腐败问题,就希望尽快解决。

    潘健同志说,问题没有解决,对反映问题的同志打击是有的,这次我们都要解决。

    张抗美接着说,如果贵州省信访局这次把这个久拖不决的问题解决了,我去制作一个匾,请北京曾关注这个问题解决的十位老同志及更多的老同志在上面签名送给你们,以表示感谢。

    李普老同志当即表示同意,并再次叮嘱潘健同志希望这件事尽快解决。


     注:李普同志在《备忘录》后面亲自签署四个字:情况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