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黄老道学一本重要的著作——《太平经》认为,作为一个“有道”的统治者,其责任除了让人安居乐业外,也要使万物各得其所及繁茂昌盛。因此,黄老道在考量太平盛世的标准不在于金银财宝的多寡,而是在地上生命物种的多寡。生命的种类越多,意味着越富庶,相反的,物种减少,则为贫。像《太平经》中说:“富之为言者,乃毕备足也。天以凡物悉生出为富足,故上皇气出,万二千物具生出,名为富足。中皇物小减,不能备足万二千物,故为小贫。下皇物復少于中皇,为大贫。子欲知其大效,实比若田家,无有奇物珍宝,为贫家也。万物不能备足为极下贫,此天地之贫也。”《太平经》这种以物种多寡为社会财富贫富的生态洞识,值得注意。这种道家思想是反对儒家思想的“反文化”,反对亲人文的儒家思想,进而建立亲自然、与道和谐的自我定位与定性。因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说:黄老道的生态观与财富观是联系和统一的?!
另外,这一财富观定是与“道法自然”,这一东方古典形态包含浓厚生态意识的存在论命题是分不开的。这种古典形态深刻阐释了宇宙万物生成诞育、演化发展的根源与趋势,完全不同于西方古代的“理念论”与“摹仿论”等等以主客二分为其特点的认识论思维模式。唯其是存在论哲学与美学命题,才能从宇宙万物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巨集阔视角思考人与自然共生的关系,从而包含深刻的生态智慧,而不是仅从浅层次的认知的角度论述人对于物件的认识与占有。“道法自然”中的“道”乃是宇宙万物诞育的总根源,实际上也是宇宙万物与人类最根本的“存在”。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
黄老道之生态观与财富观是联系的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