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不是同一概念。经济增长主要指经济中产出量的增长,在目前通常以GDP的增长情况作为度量经济增长的指标。经济发展比经济增长有更为丰富的内涵。经济发展除了要求有经济增长外,还要求考虑其他多方面的情况。例如,个人收入、消费水平、国民素质、科学技术进步以及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内容的情况,都是度量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也就是,经济发展的内涵覆盖了经济领域内更多方面发展状况的内容。因此,对经济发展的度量需要多指标的评价体系,经济增长只是经济发展评价中的一个方面。然而,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有密切的联系。经济发展必须以经济增长为基础。如果经济不增长,就谈不到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又为经济增长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同样是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的紧密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需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社会发展不是建立在空中楼阁之上,而是需要有必要的物质条件。没有良好的经济发展为基础,社会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也需要有相应的社会发展,由此可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同时,促进社会发展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的之一。社会发展与民生状况密切相关,而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而稳定的社会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如果经济与社会能够实现协调发展,彼此之间就可以形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如果二者之间不能协调发展,彼此之间就会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这就要求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形成均衡、协调、公平而有效率的和谐关系。
在短期内的特定阶段内采用“先发展经济、后发展社会”的非均衡发展模式,对经济发展可能具有一定的效率,但从长期来看,这种经济与社会的非均衡发展模式不具有长期的系统稳定性。当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性超过一定限度时,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都必将受到严重阻碍,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不稳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就是要全面、系统地来看经济发展的问题,而不能把经济发展仅看成是单一的经济问题,更不能将其视为单纯的经济增长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全面统筹,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其他各方面与之有关因素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