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讯行业利益输送乱象何时才能刹住?
证劵行业的老鼠仓被列入经济犯罪,而老鼠仓式的赚钱方式却被翻版复制后普及到许多行业,大众通讯行业的现状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老鼠仓泛滥成灾的热络场面。这里亟待治理的需要,用户被折磨得毫无办法的无奈,老鼠仓们无孔不入的魔力,就连那些集中掌握了部分用户信息资料的企业和机构也竞相利用信产行业巨大的规则漏洞模仿起大小老鼠仓进行非法获利分流。这真是一个百舸争流的灰色世界,一个典型的地下经济交易所,一个不由分说先扣掉用户的信息费揣入电讯机构的腰包,然后再任由那些老鼠仓们分流费用余额和截获意外商业利润。
当你步入一个区域,你会突然收到那个区域里的楼盘推销信息,如果你去的区域正好又是房地产集中区域,那你就能一口气收到一长串类似的推销信息,让你能同时充分体验到各种不同的忽悠方式和亲切有加的梦幻记忆。知道这里面的内幕吗?那是房地产商与手机用户运营商签有集中客户确定期限的打折协议,凡进入相关区域的手机用户都会被无一漏网地给灌输忽悠信息。这里面的用户在进行高投诉之后,若惊动了可怕层面后会免除对用户收取这类信息的费用,但许多没有惊动大爷的区域就继续装聋作哑地胡乱收费。即使是免除了收费的区域,用户也未能免除被强制骚扰的烦恼,无论如何,这电讯运营商增加了业务,分享了房地产暴利的红利,房地产商降低了运营费用增加了暴利额是不争的事实。
房地产推销商就更是自营老鼠仓,拿着一份入住客户的清单,直接向围在售楼部门口的一大群灰头土脸的大小装修公司喊价,多少钱一个客户信息?然后直接乘以客户数就是这些坐收渔利的家伙们的额外收入。没有投入,没有成本,没有发票,没有取现金的障碍,没有税务局上门来纠缠,这是多么好的美事,干嘛不干?问题是事后这入住客户就惨了,那家伙,你刚离开还没等回到家就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地给你按进来,搞得你不亦乐乎,手忙脚乱。
更有甚者,叫卖各种莫名发票的,提供无抵押高息融资群体的背后一直闪现着电讯运营商内部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鼓捣着老资格的电讯用户信息,这种短信的由来由于可以查无实据,电讯运营商可以打横不认账,所以就可以厚起脸皮对用户信息费照收不误。在这一灰色经济领域,电讯运营商与社会闲杂人员之间是一种双赢的格局,冠冕堂皇的电讯运营商与灰头土脸的闲杂社群之间的利益保护真可谓是众志成城,牢不可破。你要想把这里面的来龙去脉查它个清清楚楚那是相当地困难。
鱼龙混杂的电讯运营状态不仅被运营商与利用运营商垄断地位非法获利的企业、机构与个人用作非法牟利手段,它还被许多犯罪意识浓厚的铤而走险之徒直接用作犯罪手段。那流行已久,流毒甚广的所谓刷卡消费透支信息的诈骗短信为什么老是发给经济条件好的良民?所谓因经济困难而介绍处女给你尽情使用的电话,为什么总是女士没有接到?这种令人狐疑的电讯运营商之灰色嘴脸的后面到底躲藏着什么游戏?这种事到底有没有人来管一管?
信产局是干嘛吃的?大家一定不要认为那还不是管理电讯市场的。错!大爷们才不为此操心呢!他们是肩负地方上发展信息产业重任的嘛,谁来管你这些个破事!许多信产局的大爷是这样打发上班时间的:早上一杯茶,手拿一张地方小报倒着看,从明星绯闻到二手房信息,最后连中缝里的致富信息与征婚广告也全都看个遍。中午美美地打个瞌睡,下午打几个电话约好晚上一起整酒。一天到晚就这样地拿下的人生状态在公务员中,特别是在有权力的公务员中那是相当的普遍。
电讯运营状态的乱象正处在如火如荼之势,那上下其手,花样翻新,各种角度,不同手法的行业旺盛之态充分说明这行业目前正处于朝气蓬勃的早春之季。生物分类学对同属生物亚种的研究表明:亚种越多说明该物种越处在发展旺盛的上升早期。我们今天若不痛下杀手,将来有一天,大众会感到在这个电讯运营市场里的各种牟利之徒面前,大家都被剥离得赤身裸体,毫无隐私可言。这种场面最终也会殃及包括电讯运营商在内的一切有关方面。因此,大家能不能行行好,现在就来呼吁电讯运营商们改一改无视用户权益之恶习!大家也要呼吁那些还在办公室里继续酣睡不醒的信产局大爷们,醒一醒吧,都火烧眉毛啦,睡得也差不多了,脑袋都睡肿啦,无所作为的憨傻该有个结束啦!
老夏
2009.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