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吕爱平提案构建中国新医药学体系


  对构建中国新医药学体系在全国医界逐步走向共识,最近吕爱平委员的提案就此问题发出呼吁,并且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实施设想,值得医界同仁思考。请参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临床研究所所长吕爱平在两会上的提案:融合中西医构建新医药学体系:http://press.idoican.com.cn/detail/articles/2010031056926/

中医是我国的国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始终是世界人口第一大群体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一医学体系。但是,在世界走向现代化的今天,中医要发展、要提高,也面临一个走向现代化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我国医界始终存在不同的观点和认识,争论持续了半个世纪从来没有停止过。争论焦点集中于两个方面:

1、一部分中医人士认为中医不能脱离“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传统学说,否则不称其为“中医”,西医的化学医药方法不可取;另一部分西医人士坚持认为西医有现代化理论体系、诊断方法和生物化学医药技术理论做基础,是科学的,而中医缺乏现代科学理论做基础,仍属于“玄学”、“易经”、“八卦”之类的草根文化,缺乏现代科学理论做依据,迟早迟晚要被淘汰。

2、在认为中医必须现代化问题上有共识的中医界内部,则对中医现代化的方向和具体方法上有争论,一部分人士认为仍然要坚持中医传统理论和学说,但可以借鉴西医的诊断方法和制药技术对中医进行小改小革;另一部分人士则认为,要彻底打破传统理论的束缚,要伤筋动骨,要融入西医体系里才能获得新生。

  我不是医界人士,不敢也没有资格对此妄加评说,但由于父亲是老中医,是早在五十年前就倡导中西医结合发展我国新医药学体系的人士之一,而且,为此奋斗了一生,因而使我对此问题也产生一定的兴趣。当看到最近吕爱平委员的提案,明确肯定“中国新医药学体系”的概念以及提出了方向、方法和具体实施的步骤,颇有感触。另一方面,中医的发展方向和未来的成果,涉及我们下一代甚至数代人的健康事业,也是我们医界外的人士应当关注的话题。因此,吕爱平委员的提案值得诸位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