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近来,一个对老百姓来说非常陌生的名词,在银行业和中小企业间广为流传,这就是“金融仓储”,这一创新商业模式既能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又能减少银行贷款风险,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
昨天,“中国金融仓储发展高峰论坛”在杭州举行,来自全国的150余名著名学者、金融业与仓储业的专家、代表齐聚杭州,就围绕“金融仓储”创新与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中小企业成长的烦恼
在我国传统的银行信贷中,中小企业常常由于缺乏厂房、机器设备等有效不动产抵押物而得不到信贷资金支持。但同时,生产型或流通型的中小企业,一般都有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等动产,且这些动产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有较固定的最低贮存量。如果按其相对稳定的最低贮存存货作抵质押来申请贷款,就能有效地解决这些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但是,银行开展动产抵质押贷款面临着两个难题,一是动产价值认定问题,二是动产管理与价值监控问题。
无奈之下,现状变成了中小企业渴求银行信贷支持,商业银行也想拓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但中间少了一个可靠的抵押担保。
中小企业与银行就如同守望两岸的爱人,相望却不能相守。
金融仓储公司悄然兴起
怀着长期对银行信贷业务经营和管理的实践和思考,从事银行工作二十多年、曾任会计结算部总经理及支行行长职务的童天水萌生了一个全新而大胆的想法——“金融仓储”。
所谓“金融仓储”是指金融仓储企业作为第三方为银行业开展仓储金融业务提供仓储保管、监管、咨询等系列服务活动。简而言之就是银行抵质押品的仓储保管监管业务。
2008年3月,一切准备妥当的童天水以五千万元的注册资本起步,成立了浙江涌金仓储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在国内开创了金融仓储的创新模式。
虽然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该公司仅2009年就做了16亿元授信。“如果不采取金融仓储模式,这16亿元的资金‘甘霖’,就洒不到中小企业‘干旱’的田地。”童天水预计,今年公司能做到50亿元的授信。
无独有偶,去年下半年,浙江和合科技与浙江金鹭也共同投资3000万组建浙江和金仓储有限公司,宣布正式试水仓储融资业务。
两大“法宝”解决“融资难”
让人好奇的是,究竟是什么“法宝”,解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我们目前的金融仓储业务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第三方动产监管业务,二是标准仓单业务。目前前者用得较多。”童天水介绍。
拿第一个“法宝”来说,先前,杭州一家经销酒的贸易企业急需一笔资金,但苦于没有不动产可供抵押,只好眼睁睁看着企业贷款成为泡影。这时浙江金储出现了,了解情况后对该企业的库存进行了认真而科学的鉴定。
随后,银行、企业和浙江金储共同签订了协议。2009年,这家企业将库存的茅台、五粮液等移交给了浙江金储。浙江金储接管完毕后,银行给予这家企业1500万元的授信。浙江金储则派出自己的仓库监管员对这些高档酒等实施现场监管,公司方面则通过摄像头对库存进行远程监控。
如果企业的质押物突破了底线怎么办?“货物价格变动,我们每天会跟踪行情。如2008年国庆期间,我刚到浙江金储。那段时间,钢材价格跌得很厉害,一旦发现企业的质押物突破底线,我就跑过去和企业协商,让企业交保证金,存在企业在银行的账户中。在金融危机肆虐的时候,公司没有一笔单子出问题。”浙江金储副总裁汪东午介绍。
新模式解决多方难题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通过金融仓储模式,成功向银行贷到款。其中,金融仓储模式的物品是否符合规定,就是一个准入的门槛。像茶叶很容易变潮,大多银行不认可,就不好操作。“但只要东西不贬值,易变现,易流通,价格相对稳定,就有操作的可能。”汪东午介说。
据了解,目前浙江金储在浙江约有60多家客户,贷款少的为100-200万,贷款多的为五、六千万,但授信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占了50%以上。
金融仓储产业对解决无固定资产、无土地、无房产的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金融仓储业务发展前景广阔,既能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又能减少银行贷款风险。”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说。
这些年杭州银行在物流金融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和探索,尤其在金融仓储方面,正在实现产品化和系列化。“金融仓储的出现,是对现代物流业中运输仓储功能的一个重大创新,也是传统工业经济与现代物流业、银行业相结合的一个必然产物。”该行副行长任勤民如是说。
“从企业自身发展规律来看,金融仓储较好地满足了轻资产运营战略要求,解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对银行业来说,目前国内银行大都存在着过分依赖大客户,贷款授信额度过于集中的问题。通过这一业务,有望为银行培养、发展一批优质的中小企业客户群,优化客户结构,降低集中度。”
这块蛋糕可以很大
“原先我们是通过房地产抵押、第三方保证、专业担保公司保证等途径,来给中小企业办理贷款业务的。在动产质押上,几乎所有的银行在思路上都认可了,就是在操作上举步维艰,原因就是缺乏专业的仓储公司。如今专业金融仓储公司出现了,我们也准备做动产质押了。”渤海银行杭州分行副总经理傅先生表示。
可以说,随着金融仓储公司正规军的增加和发展,以及社会各方对这一新模式的逐步认可,尽管今年银行信贷收紧,对金融仓储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这一产业的发展前景依然被大家所看好。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经超过4500万,这些企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动产(存货)资产量超过50万亿元人民币。如果其中10%适用于放贷,则市场容量将达到5万亿元。浙江全省3.9万亿元贷款余额,目前动产抵质押贷款只有130亿元左右,占比不到0.5%。杭州现有中小企业7万多户,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就业人员的60%以上。因此,无论全国还是浙江,或者杭州,金融仓储业务都具有巨大的拓展空间。”任勤民说。
社会齐心协心创大业
虽然前景美好,但金融仓储业内人士也指出,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从事这一产业。因为金融仓储不同于一般仓储,从业者除掌握仓储业务规律与操作规范外,还要熟悉金融业务,特别是银行信贷业务。金融仓储作为一个新生的模式,作为一个服务于金融业且产业性强的产业,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郭田勇认为,金融仓储业务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全面发展金融仓储业务还需创新。
“政府应制定、落实金融仓储优惠政策:继续完善相关法律环境,并制定相应的仓储金融服务的规章制度,促使金融仓储合法化,标准化、合规化;支持建立银行、中小企业与金融仓储的信息网络,提高金融仓储业务运作效率;出台金融仓储相关优惠政策,促进金融仓储业务产业化,开拓金融仓储业务的增值空间。”
“积极成立金融仓储产业协作组织,加强产业内部合作与交流,加强与金融业的外部沟通,形成行业规范,并建立相应的信息平台。”童天水补充。(来源:今日早报 文/徐静休)
本文转载自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http://b2b.toocle.com/detail--5066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