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房价、GDP/工资同步增长关系稳定房价让更多人买房
科技生产率提高了,GDP自然应增长,作为国民收入分配主要方式的工资也应增长。人民收入高了,社会购买力自然提高,作为衣食住行用的消费龙头:房价无疑要增长。但事实上,GDP增长房价上涨,工资不一定提高。中国近年工资上涨主要由公务员工资改革和垄断行业管理层占有行为推动,民营企业在高物价高利润驱动下略有渐增。房价也不一定随GDP增长而增长,如2002年前的中国房价一直在2000元/平方上下徘徊;房价一旦增长又会超GDP增长而暴涨,如2006年后补涨基础上的垄断炒作。
房价、GDP/工资同步增长关系没有得到体现正是我们不清楚房价本质和规律的情形下错误操作宏观经济形成的。在贫富悬殊状况下,即使占多数的劳动者工资低下,靠资本获取丰厚收入的富有人群仍能抬高人平收入,则根据BP(房价)=Wa(月均工资)×CIP,房价仍可居高不下。所以现在的中国,一方面呼喊房价高,多数人工资低买不起房;另一方面,一夜暴富屡见不鲜,富人群体日益扩展,人平收入快速拉高,房价飞涨。可见,CIP透示了贫富状况反映了购买力,揭示了房价是购买力价。购买力极高的富有人群能够支持其亲属或利益关系人通过购买行为垄断拥有黄金地段的房产。
遵循房价、GDP、工资的正比关系,使三者同步增长,就必然要求政府根据科技生产力保持GDP增长水平,提高劳动工资同时降低资本收益;基于CIP区间抑制房价炒作控制房市“山顶”高度,从而扩大中低档房价供应面积,在房屋均价变化不大(稳定房价)情况下,让更多的人买得起城镇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