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挂牌在即 三大焦点引发关注
日前,证监会批复同意中金所上市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上市启动仪式将于4月8日举行,首批四个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将于4月16日上市交易。这意味着离股指期货掀开面纱仅剩下短短19天。
期指的上市对于近期股市的走向将产生怎样的作用?接近20%的高保证金届时对投资者使用期指有怎样的要求?目前仅3000多户的开户数量届时能增至多少,对于流动性又有怎样的影响?这三大焦点成为“读秒”阶段受人关注的问题。记者为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A股反应
期指效应会否如期到来
股指期货上市日期的确定,能否在接下去几周成为拉动A股,尤其是权重股的重要推手?这也成为广大投资者极为关注的话题。
●吉利收购沃尔沃签约 跻身豪华车阵营
中国民营车企成功抄底海外整车资产。昨日,浙江吉利集团与福特汽车在瑞典正式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吉利集团出资18亿美元,成功收购后者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相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吉利希望借此一改生产廉价车的形象,跻身豪华车阵营。
据悉,吉利集团为此次收购筹集了约30亿美元,资金来自于中国、美国和欧洲的多家银行,瑞典和比利时政府也为此次收购提供了低息贷款担保。知情人士透露,筹资额远远超过收购额,是应福特汽车及沃尔沃的要求。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称,收购对中国汽车业来具有里程碑意义,也为吉利带来新机遇。吉利集团此前一直忙于转型,从生产廉价车的形象转为生产具附加值的产品。而沃尔沃轿车是全球知名的豪华车品牌,故此次收购或有助于吉利集团实现转型目标。
当被问及“沃尔沃轿车公司连续4年亏损额超过300亿美元,吉利集团如何应对时?”吉利集团高层表示,将通过中国低成本优势和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令沃尔沃轿车公司重生。按照吉利集团规划,收购沃尔沃后,将在国内成立年产能约30万辆的新工厂,且未来4至5年,沃尔沃全球产能达100万辆;力争在2011年前扭亏为盈。此外,为保证质量的稳定性和其他方面因素,高端发动机仍在瑞典生产。
●数据显示:上周主力资金净流出140亿元
上周股指在3000至3100点间窄幅震荡,小盘次新股及高转送填权概念表现火爆,周五银行、上海世博股启动使得股指在3000上方绝地反击。大智慧超赢数据显示,上周大盘资金整体净流出140亿元,其中前四个交易日净流出157亿元,周五资金净流入17亿元。
上周资金整体净流入与资金净流出行业家数比为1:5,不过周五这一比率则为1.5:1,显示当日资金回流状态。
●808家公司市值已超过全部上市公司市值的54%
截至29日,沪深两市已有808家公司公布2009年年报,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17万亿元,同比微降0.91%;实现净利润7068.6亿元,同比增长20.8%,每股收益(整体法)约为0.43元。尽管已披露年报的公司不到全部上市公司的一半,但按照26日收盘价计算,这808家公司的市值已超过全部上市公司市值的54%。
建设银行和中国石化29日披露2009年年报。建设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671.84亿元,同比下降0.12%;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1067.56亿元,同比增长15.29%,每股收益0.46元。中国石化实现营业收入13450.52亿元,同比下降6.9%;实现净利润612.90亿元,同比大增115.5%,每股收益0.71元。
从年报披露的业绩情况看,蓝筹公司依然是A股市场的中流砥柱。
已经公布年报的27家大盘蓝筹公司的业绩占已公布年报公司整体业绩的八成左右。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三大国有银行共实现净利润3161.74亿元,同比增长18.46%。这意味着,三大行每天合计净赚8.66亿元,而工商银行以每天净赚3.52亿元成为两市最赚钱的上市公司。
●上周基金主动增仓 较前一周上升0.34个百分点达到77.45%
根据浙商证券基金智库数量化基金投资选择系统的测算,305只偏股型开放式基金的平均仓位在上一周出现近2个月来的首次上升,较前一周上升0.34个百分点,达到77.45%。剔除各类资产市值波动对基金仓位的影响,基金整体表现为主动加仓,主动加仓的幅度为0.26个百分点,其中选择主动加仓的基金占比54.75%。在基金平均仓位连续下降之后,上周基金仓位首现反弹,但由于反弹的幅度不大,且选择加仓的基金占比也是刚过半数,因此上周基金平均仓位的反弹是不是意味着基金对后市的看法有所改变,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从上周基金主动性调仓幅度的分布情况来看,增仓幅度在0%~5%之间的基金占比47.21%,增仓幅度在5%~10%的基金占比7.54%。与此同时,减仓幅度在0%~5%的基金占比41.31%。综合来看,选择增仓的基金占整体数量的比例略高,但就基金整体而言并没有表现出较为明显看多态势。
从全部偏股型基金的仓位分布来看,与前一周相比,中高仓位(80%-90%)和高仓位(90%以上)的基金数量有小幅上升,其他仓位的基金数量则小幅下降,但幅度均不大。综合来看,上周仓位在80%以上基金占全部偏股型基金的比例为45.57%,占比有所回升。此外,我们还观测到,有14.1%的基金仓位接近募集说明书中所述的配置上限,与前一周相比上升1.31个百分点,同时,有1.97%的基金仓位接近募集说明书中所述的配置下限,比前一周下降0.66个百分点。
按投资类型划分,上周股票型基金的平均仓位从81.64%上升至82.07%,较上一周加仓0.43个百分点,剔除各类资产市值波动对基金仓位的影响,股票型基金主动性加仓0.36个百分点,主动加仓的基金占比为56.65%;混合型基金的平均仓位从71.17%上升至71.40%,同样表现为主动性加仓,主动加仓幅度为0.13个百分点,主动加仓的基金占比为52.27%。按晨星基金类型划分,股票型基金、积极配置型基金以及保守配置型基金的平均仓位分别为82.08%、67.12%和36.20%,股票型基、积极配置型基金和保守配置型基金分别主动性加仓0.23个百分点和0.23个百分点和1.56个百分点。
●央行一季度例会本周召开 货币政策微调或在4月中上旬
央行官员已经在多个场合明确表示,货币政策“退出”不应仅仅关注利率调节,央行有一揽子工具,会“实施监督市场情况并审慎选取合适的调节工具”。
本报讯 市场对于加息的预期正提前到来。对于本周央行将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传言,央行遵循以往惯例,不对外部传言做任何评论。但专家们普遍认为,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上调或加息的时间窗口很可能就在4月中上旬。
2.7%的CPI涨幅,已经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2.25%,中国已经进入实际“负利率”时代。而央行自今年初开始大幅回收流动性,通过发行央票,已经达到了通过公开市场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实际效果。即使如此,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上调空间,根据大多数专家的意见,3月份经济运行数据以及信贷投放情况将是决定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关键因素,因此,预计4月中上旬将是货币政策微调的时间窗口。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一季度例会将于本周四召开,上周三,央行已召集有关专家就当前的货币政策进行研讨。在会议上,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和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为代表的专家主张,鉴于通胀压力不断增大,央行应该让人民币加息;哈继铭预期人民币加息会发生在二季度,与会的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也表示,今年央行还会上调两次存款准备金率,并加息两次。
当然,也有不少专家认为,一个折中的办法就是采用不对称加息,从而做到在补贴居民“负利率”损失的同时不增加企业成本。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可以通过存款和贷款不对称的加息方式,既释放出防通胀、防资产泡沫的讯号,同时也要为企业创造更好、更宽松的资金环境,因此不对称加息是可行的。
由于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尤其是民营经济增长还有许多不确定性,这也成为在短期内加息的一大限制因素。央行官员已经在多个场合明确表示,货币政策“退出”不应仅仅关注利率调节,央行有一揽子工具,会“实施监督市场情况并审慎选取合适的调节工具”。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上周出席美洲开发银行年会时更是指出,中国政府考虑退出刺激政策的前提,是决策层需要看到确切的迹象或统计数据,显示复苏态势良好。他同时表示,退出财政和货币刺激措施需要“先后有序”,“对于许多国家而言,财政刺激政策应最后退出。”
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策略”极具挑战性,央行除了需要关注经济增长也要保证稳定和结构转型。此次宏观调控与以往不同的是,面对公众预期,央行官员多次出面进行解释和沟通,这无疑对真正要采取退出措施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缓释和铺垫。
2010年3月29日早盘相关信息汇总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