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化鲁
2月28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发布,随后,教育部相关官员和专家对纲要内容进行详细解读。教育部官员表示,对于文理分科,教育部历来不支持,但教育分班情况客观存在。高中将发展特色化,避免千校一面。
教育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高中的文理分科,便是诸多热点之一。笔者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对文理分科现象,多有思考。就学文学理,家长和学生每每咨询,我一番解答后,自己都觉得云里雾里。
笔者上高中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入学即被分到一位优秀物理老师任班主任的班级,以中考成绩全校第一的身份入学,学校和老师对我的未来寄予厚望,把我当作冲击清华北大的苗苗。有声音在我耳边说,各科成绩都这么好,不学理可惜了。言语间,重理轻文的思想不言而喻。
于是,我浑浑噩噩地在理科班呆了两年。原本不擅长的数理化,日益成为我的老大难,而与生俱来的写作天赋,让我对文科知识如饥似渴。高二下学期末,我毅然决然地决定:由理转文。还有一年时间就要高考,我的唐突冒险,在全校引来轩然大波。两年里荒疏的史地政,我要重新拿起,其余科目又不能落下。高三那一年,我夙兴夜寐,宵衣旰食,学得昏天黑地。高考揭晓,我差强人意地考入了师范类,悲壮的高中生涯,终于有了一个不算黯淡的结尾。
回顾我的求学生涯,对文理分科我有切肤之痛。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我要对自己的未来做出重大决断。父母善意的宽容,任由我折腾;老师面对高考的指挥棒,没有任何抵抗。我凭借苦苦的挣扎,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如今拥有一席安身立命之地,舞文弄墨聊以度日,不幸中的万幸。可是诸多失意者,在生活的底层沉沦,让人感慨唏嘘。
中学时代,被称为人生的黄金时代。搞好基础教育,对民族和国家,意义深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非常必要;《纲要》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措施和构想,令人振奋。教育部官员称,目前高考改革中是否要取消文理分卷还是个正在研究中的问题,取消分班的操作和实施层面更没有研究。
毋庸讳言,学校采取文理分科教学,动因在于高考制度,根源在于追求升学率。不改变人才选拔机制,戒除文理分科现象,只能是纸上谈兵。“历来反对文理分科”的教育主管部门指出,要解决文理分科的问题首先需要在全国落实高中阶段的课改,在高考和高中学习之间种种问题没有衔接好以前,不能一味规定禁止分班学习。看来,在一只无形大手的操弄下,文理分科,还将是一个没有结论的话题。
2010-3-2晨,更上层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