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将“民工荒”整成“民工慌”


 

 

莫将“民工荒”整成“民工慌”
 
近日,东莞知名的家具制造商、东南亚最大的家具制造商之一——东莞大岭山台升家具制造有限公司数千名工人停工,要求加薪。昨日记者从员工及公司方面了解到,公司目前已经恢复生产,但并未给员工加薪。(2日每日经济新闻)
春节过后,沿海地区部分企业招工难现象被舆论爆炒得沸沸扬扬,一时间,“民工荒”似乎成了虎年开春的奇异风景,有人甚至认为劳资关系将藉此步入一个新时代,农民工已经具备对低工资说不,与企业主讨价还价的条件和能力,知名企业台升家具数千工人要求加薪未果,无情地刺破了这一虚浮的肥皂泡,让人们重新回到了无奈又无助的现实。
铺天盖地的“民工荒”炒作不但唤醒了民工们的权益意识,而且强烈地刺激着他们内心深处的维权诉求,同时,更令他们陷入一种茫然不知所措的“慌张”境地:在这一“大好时机”面前,不跟业主“讲条件”,提高自己的待遇,那是十足的傻子,可如何去跟老板谈判?在他们面前似乎又只有三种选择:或拒绝应聘,或停工抗议,或离厂走人。
显然,这三种方式不仅太过理想,也被证明很难行得通,“民工荒”本身不过是一个被夸大了的表象,深层次、大面积的就业矛盾依旧存在,跟业主谈判底气不足,对方根本不可能买帐;同时,尽管相关法规规定他们有跟老板集体协商的权利,尽管有工会、劳动监察部门等名义上的后盾,但由于制度设计上的先天不足和相关部门履行职责不到位,使得他们的诉求缺少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因而最终只能“认输”,体面地说,那是面对现实。
“民工荒”演绎成“民工慌”,一方面说明媒体、社会释放真实、准确信息的重要性,不然很容易带来误导,陷民工于无所适从的窘境;另一方面,更暴露出农民工维权的尴尬困境。比如,台升家具的董秘一边承认工资相比同行低,一边又称“这些要求加薪的人完全是无理提要求”,此刻谁来帮民工说话?再比如,台升工人每天加班3-4小时,一句“公司加班的情况也已经向当地劳动局报备了”就变得理直气壮?有些违规行为“备案”后就万事大吉了?等等。看来,解决“民工荒”和“民工慌”,我们要做的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