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再过两天,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也将召开。就在两天前,日本丰田公司总裁刚刚就丰田的召回事件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向中国消费者道歉。而更早一些时候,丰田章男在美国出席国会听证会接受质询,并且,在前后8天时间里,美国参众两院以三个委员会、三场听证会的强大阵势发起了针对丰田公司和美国政府相关监管部门的质询。
细看丰田章男在中美两国的境遇,来中国是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而去美国是按照国会要求出席听证会接受质询,稍作比较,就不难看出两国政府态度的差别。
我们要针对丰田事件提出的希望和建议是:全国人大、政协以及省市各级政府在保护消费者利益等重大问题上,应该发挥更积极、更主动的作用,给老百姓更安全、更放心的社会环境。特别是当涉及到世界500强公司的问题时,更应该重点关注。
中国有个传统的社会习惯,由于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的需要,对外来投资者都抱着非常宽容、友好的态度,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宽松的发展环境,甚至优惠政策。应该说这体现了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这些投资者们的产品和服务对中国的消费者没有危害,对我们的环境没有破坏时,这种热情和宽容是值得称赞的,否则,我们就应该区别对待了。
如今,对于给消费者造成伤害的产品和企业,消费者协会、媒体舆论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政府也在大多数情况下发挥着比较积极的作用。但是相对于消协和媒体,各级政府、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这方面发挥的作用还相当有限。按照全国人大的公开资料,全国人大下设了法律、环保、财经等委员会,都是立法机构,但是人员编制有限,要发挥它们的作用有很多现实的困难。我们现在处在一个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层出不穷、一定程度上也是社会各种矛盾问题突出的发展阶段,所以,我们就更期待看到人大和政协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处理大型企业对消费者利益侵害的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继2008年轰动全国的三鹿事件后,“三聚氰胺熊猫门”在新年伊始就冒了出来。这次,我们看到了政府的重视和监管部门的严厉措施。但反过来想一想,为什么这种事情屡禁不止?是否存在某些管理漏洞,导致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屡屡出现偏差?今年2月6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成立,并由李克强副总理直接挂帅,可以看出国家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高度重视。而人大和政协在制度上,在立法上,是否也有发挥更大作用的空间?
再说前段时间刚发生在海南的“农夫山泉砒霜门”。七天时间内,农夫山泉从“被砒霜”到全部检测合格,这种颠覆性转变,除了引发农夫山泉的愤慨,还让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质检体系和政府部门的公信力提出了质疑。海口市工商局出现这样的误差除了“仪器检测失误”,是不是还有深层法律和制度上的漏洞?这样的事情发生后,人大、政协是不是也应该有所作为?
还有海南的涉“毒”豇豆事件。武汉检出海南豇豆含有剧毒农药残留的消息让全国震惊,而紧接着三亚市农业部门的抱怨所引出的“潜规则”,则又一次让众人为之愕然。武汉相关部门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法公开发布消息,怎么就变成了“不给三亚留面子”,“于国于民都不利”!这种信息发布机制中存在的潜规则,比食品问题本身更让人担忧。对于这种“行业潜规则”,两会上是不是也应该提到相当的高度,让公众的知情权,不再是等待 “潜规则”出现意外时的侥幸?
各种涉及到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的问题不时成为新闻头条和舆论热点,“召回门”、“剧毒门”事件,每一次的严重性都超出了我们的意料之外,但仔细想想,却又都偏离不了以消费者生命安全为代价的后果之中。所以,这次的两会,我们期待看到的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确保商品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利益和保障公众知情权上,发挥更积极主动的作用。
赵民
2010年3月3日 星期三
身在旅途,心系两会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