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塔里木盆地搞占补平衡有助抑房价


清议:到塔里木盆地搞占补平衡有助抑房价

 

地价飞涨肯定不是国内房价上涨的惟一原因,但无疑是主要原因。

 

地价之所以飞涨,根源在于中央政府拍脑袋形成的所谓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政策。

 

其实,即使不考虑中国粮食增产的根本出路在于集约化,不考虑许多城郊耕地由于重金属污染、化学污染还有水价上涨早已不适于耕作,亦不考虑将在2021年达到的总人口峰值以及随后近百年的人口递减周期将大大削弱国内的粮食需求,借助于耕地的跨地区“占补平衡”,不仅可以持续扩大住房建设用地供给,确保国内粮食增产以及粮食安全,甚至可以让中国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粮食出口大国。

 

近年来,有关塔里木盆地蕴含丰富地下水资源的报道接二连三。据说,塔里木盆地成因于小行星撞击,另一种说法是由地壳板块运动中不对称叠皱形成的。这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塔里木盆地自西向南分布的汗腾格里峰、托木尔峰、公格尔山、乔戈里峰、慕士山、琼木孜塔格、木孜塔格峰布喀达坂峰、玉苏普阿勒塔格等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以及绵延数千公里的雪线以上高山,成为盆地融雪性水资源真正的源头。目前仅在盆地北缘和罗布泊发现的水资源,便与三峡水库库容不相上下。由于上述雪线以上高山主要分布在盆地的西部和南部,因此,未来在盆地西缘和南缘发现更丰富水资源的可能性极大。

 

塔里木盆地近70%的面积为塔克拉玛干沙漠所占据,很容易使人担心那里即使地下水资源丰富也不适于农作物生长。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农作物的生长条件以日照、热能与水的光合作用为主,而土壤倒不是充分必要条件,起码不是水稻的充分必要条件。也就是说,那里具备了大力发展沙漠水稻种植的充分条件。土壤是农作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而水稻的蛋白质含量较低,热量与小麦等同,这恰恰是沙漠可以种植水稻的重要原因。何况盆地沙漠地带日照好,热能丰富,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积累养分,同时不利害虫滋生。

 

塔里木盆地面积53万平方公里,可开垦耕地面积最起码不少于5万平方公里,或500亿平米。这相当于2008年国内房地产开发企业3.68亿平米土地购置面积的136倍。

 

显然,如果允许地方政府,最好是直接由开发商或私人在政府适当补助下到塔里木盆地开发耕地,大力发展沙漠水稻,籍此进行耕地的跨地区“占补平衡”,即使是3亩换1亩,那也足以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并在此基础上凭借增量满足未来10年甚至更多年份的住房建筑用地需求。

 

即便如此,考虑到安居工程资金大部分要来自商品房市场,加上由铁矿石价格飞涨推动的建造成本上涨趋势,即使中央政府允许到塔里木盆地搞耕地的跨地区“占补平衡”,国内房价在未来10年内也未必会全面下降,但足以放慢地价以至房价的上涨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