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西南五省区特大旱灾说开去
中国西南五省区的特大旱灾造成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五省份受灾人口6130万6000人,饮水困难人口1807万100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03万4000公顷,绝收面积111万5000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236亿6000万元人民币。
媒体翻出2004年美国国防部委托一家公司所做的一份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秘密报告”。这份报告预测:中国南部地区在2010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
天灾各国都有,唯有中国的天灾会引发中国舆论开始关注大旱的“人祸”因素。舆论认为,这次大旱背后暴露出官方在水利建设方面长期欠账,乱采滥伐造成生态欠账,人们应该对以往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诸多不足做出深刻反思。这只是技术层面的议论,可以参考。更多的是茶余酒后的的“匹夫有责”,指责“招商引资”,“旅游开发”,走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老路等,借题发挥到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去寻找天旱之源。按这些不学无术的酸秀才的意思,中国人咳嗽放屁,也是因为进化和西化造成的了?
这就充分凸现了中国文化的“人天合一”特色,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天灾必有人祸,胡思乱讲就完成“匹夫之责”了。
阿根廷也六年大旱了,北方沙漠化严重。政府既不救助也不修渠建库,只是动员居民搬迁。科学机构算了一笔帐,上游建库下游干,环保对局部地区有效,补救天灾,得不偿失。地球整体的生态平衡,人类尚无力量干预,顺应天意为上策。
一位西方生物学者对我说:“人类进化的路径就是从水里走上陆地,从树上走向山顶,再由山顶走向平原,最后走进住宅。”我理解他的意思就是迁徙是人的科学生存的环保路线。
人与畜牲,人与植物杂居就是环境的最大污染与破坏。人类要做的就是解决工业排污,而不是植被生物和水源的变动。除中国之外的所有国家的水源和河流四周,别说河堤就是植被都不乱动,也不按人的意想天开、移花接术。不仅节约了成本,顺天承运(天意),更重要保特了原始生态。
我参观过的阿根廷国家自然保护区,连水泥石块路都不准修建,每天入境人数受限,由导游引导游客步行野兽走过的路。为了解决人满为患的热潮,在保护区外开僻了休息娱乐场地,科学地修建了地下排污系统,不是圈野兽,而是圈人,把慕名来访的人收费封闭在场内单独与人共舞,远观景区,不打挠生物的休栖。
这与制度和意识形态无关,与科学进化文明修养有关。中国自古就有陈胜吴广借自然现象胡编乱造而谋反的传统,中国媒体首先就要有“科学与政治分开”隔行如隔山的行规,才能法治民主言论,开放学术自由。
中国古话中有“妖言惑众”之说。其“妖”,包括政治野心家。这才是文管应尽扫除的责任。
再由西南五省区特大旱灾说开去
3月19日至21日在云南省重灾区考察灾情时,温家宝试图借用本次特大旱灾的教训,督促地方政府以建设水利工程来从根本上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官方媒体新华社昨天才发布了他3月20日这段发言的全文。
我没有读温总理的发言的全文,只读了某媒体的特派员的评议文:“温家宝当时形容云南等受灾地区河流很多,常年雨量也不少,水资源总量排在全国前列。然而,由于时空分布极为不均,旱灾仍然列自然灾害之首。他接着批评说:“(有关地区)抗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水源工程不足,灌溉设施不配套,山区人畜饮水困难,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
他指出:“干旱的一个原因是,骨干蓄水工程少,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因此需要建设一些“控制性骨干水利工程”,除了拦水、蓄水外,也要打井以增加水源。”
作为地质专业出身的温家宝上述讲话没有错。作为媒体从业人员的特派员的诠释就有毛病了。特派员说:“而随着灾区的持续,中国国内舆论界正在质疑,天灾背后存在多少滥砍滥伐的人为因素,以及政府行政的过失与责任。”
顺手引用一则外电消息:老挝、越南和缅甸受大旱影响,施压要中国炸掉澜沧江大坝。试问:天灾根源如何断定?
温总理讲话前题是“由于时空分布极为不均”,对今年的大旱估计不足,所以过去的水利骨干蓄水工程相对而言少了,今后要以今年之灾情扩建“控制性骨干水利工程”,除了拦水、蓄水外,也要打井以增加水源。”
这份讲话对政府的问责只应限于“估计不足”。正如美国发生“金融海啸”,政府自责只是“估计不足”一样。这是恰如其份的评语。
安全系数制定,除了财力之外,更大的问题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力的悬殊差距。六年前,美国国防部虽然有一份秘密报告预言中国西南旱情,但是,地方政府则有更大更多的迫在眼眉毛的紧急大事要排解,无暇无力顾及6年后的旱灾。更何况还有越南老挝缅甸等下游国家的矛盾。
我本人也不是天灾方面的专家,只不过爱对媒体的行文逻辑推敲。西方媒体对天灾的新闻性报导很轻描淡写,手法也纯自然主义,不敢妄加评议和下药方。中国“万金油”记者报导天灾无不追责人祸之首。往往暴露他们的幼稚无知,好为孔明。劝告华文媒体还是谨慎为上,哄动必有好丒,公信建立则只有慎重。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天灾的学术讨论还是放在专业学术期刊上讨论为宜。不然,被坏人轻而易举利用就悔之晚矣!
三谈西南大旱灾 专业与专家
在云南陆良县,桉树是随处可见的。因为生长速度快,种植两三年便可砍伐,是造纸的很好原料,9年前陆良县开始引种桉树,现已发展到1万个种植个体林业户,全县桉树种植面积超过17万亩。
记者到达陆良县的时候,视野中都是这种树的身影。每棵树间距1米左右,生长整齐有序;树干很高,但只有顶部两三米处长着稀疏的枝叶。有人抱怨说,桉树应对这次干旱过程负责,但也有一些人认为,这不关桉树的事,造成现有干旱局面,主要原因还是长期未降雨。
对此,陆良县农林局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陈裴蓉认为,桉树并不是社会上想象的那样,被称为“抽水机”。桉树的生长,确实需要吸收大量水分,而且持水保土效果能力最差。但是树木的生长,还要取决于栽种地的具体环境,不能一概而论。然而,究竟谁才是正确的,现在还很难给桉树一个真正的定义。 本报特派记者顾亮亮发自云南陆良 (本文来源:扬州晚报 )
为什么长期未降雨?这更是一项专业的边缘科学。不是普通人和非专业人士可以解释清楚的。
提出这个热门焦点是因为焦点的热度,在中国高烧到胡言乱语。而对口专家的专业解释已经渺无音讯。当然,不排除尚无定论,无专业定论不表示非专业分析可以取而代之。尤其是自以为“能知天下事”的文士。孰不知“天下事”而非“天下之良方”。这个选择题的判断还是要有对口之专业知识。
中国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不是好事。世界上最难办的就是人事。人多力量大的前题是干有益的事,人多议论多是要有法治,否则适得其反,人祸之危害也会不可估量。例如除四害,大炼钢铁等等可笑而又可悲的恐怖运动,都是“外行领导内行”的恶果。但愿恶梦不再。首先是要“闲杂人等”不要妄开处方
中国的国情历来分等级不分专业。也就是有人说的”官本位”。而这万能权威体制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远古野蛮时代。现代西方社会的一套严格的社会分工,突出了法治的专业对口,在科学发展观的前进路上,完善了商业社会结构的建设。相形之下,中国在天灾的面前,万金油匹夫的无知造成的人祸频频发生。复杂的纠偏加大了前进的难度,这就是中国及一切发展中国家民主成熟遥遥无期,专制独裁欲罢不能的原因。
对于个体来说,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的最大区别是信息处理。例如西药处方,只能听毕业于西医对口专业的医师的处方。不能听信中医草医以及不对口的专科医生(例如牙科治癌病)的西药处方。更不能道听途说病歪歪的晨练场地老人的处方。不乱听乱信,纠偏的困难就少了很多。
至于那些自以为是的匹夫,自有匹夫与它们热身。它们自己有“免疫力”,不用正常人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