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高度
陈征同学:信悉即复。
你的困惑是人生的必然阶段,很普遍,大家都有。正如爬山,曲折陡峭的山路不是一条,谁都想选一条“捷径”到达山顶。选择,成了青年的最大烦恼。
实际上,你的爸爸是你最熟悉的模式,但他处于的“高度”,在今天来说不合时宜了,所以,造成了你的迷惘。
我认为,真正的困惑不是选择而是制定自己的高度。确定了自己的高度之后才有得选择。你的新的高度是选择了出国,但又考入了广大的博士的紧张学研之中,这是一个“分身无术”阵,以我的经验,只能放弃出国。因为,中国博士在国外找不到出路。
痛苦,在于大家对高度的无限,又不肯表白,于是四处去选择。没有目标的选择,就是迷惘。这是一个谋略学的程式。若你读过《隆中对》,就知上述市井小民的人生谋略的味了。
你是个聪明人,我把方向引入谋略术上,你应开放了!不多叙。
建议:认真读博。并争取在本专业上能学研到有多高就走多高,绝不旁顾。旁顾的只是扩宽视野爬得更高。这个谋略是捷径,因为它的高度是不需再浪费精力。另辟蹊径都得从零做起,除非志向改变了,否则是自取灭亡。学成出国是为了镀金吓中国人,更是在国外谋一份薪俸厚高工作,南美没有这种职位。但有应用科学出产品发财机会。例如,北京人李文忠(中医按摩师),移民阿根廷后,生产了一种去虱子的草药赚了几百万美元。北京人李文华去日本代销101生发剂也赚了个盆满钵满。这不是学术,是商道。
我是中大高分子本科毕业的老高级工程师。不满国内待遇下海游向了彼岸。学术上我从高工降为零。我的同学现今高的是副院长,低的也是系主任正教授和博导。著作等身。他们在学术上一钻到底,成了正果。有的从政爬上了省级和国务院高官,市级的更为普遍(赶上文革后的提干机会)。而我则成了一名华商。
当我们相聚于国筵酒吧中,年纪和私有资产是一样的,但我失去了学位。我们的体会是,在外国,人一生在学位和财产上只能求一不能求二。中国国情则可以求权而求财两者不误。求权更比求财快,只要有学位。而世界只有中国还看重学位且可以“鱼目混珠”,故汝失其现有之高度而去求财就是得不偿失了。
最后提一下,中国六十年的教育缺乏商业知识。故学子们人心惶惶为粟米计。其实,人生的生存竟争谋略天下都是一样的。比尔,盖茨更精通于将科学转为科技应用于民间,所以发财。
我的小孩是在国外适应求业变化而选择一时有紧俏职位的专业,所以学医并准备开医院。去了美国法国的小孩是就地考社会缺人的专业的博士学位。所以末毕业就有了企业聘书。
你是中国博士只能在中国就业。若改出国考博第一要托福过关,因为外国的学术工具是外语。不再是中文。其次,要进了学校参加学生就业互助协会才能确定对口的专业。以中国武艺去求外国职位,只有经商。你可以请教一下你的师父。他是办武馆教学生存的,不是太富裕。
你在专业之余,可以研究一下应用科学的转换。会有财源美女滚滚而至。但不要偏移专业,否则又是从零起步。
欢迎再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