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要主力解决的收入分配不公也是民生期待
李华新
贾庆林说,厚民生才能聚民心,顺民意才能保民安。人民政协心系国事、情牵民生,积极协助党和政府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重点围绕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国际金融危机对职工权益影响等问题深入调研,提出将积极就业政策向乡镇和农村延伸等建议,许多转化为党和政府的决策。积极引导政协委员中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不裁员、不减薪、不欠薪,为稳定就业作出贡献。围绕制定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政策措施,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重要问题,提出了许多有见解、有分量的意见和建议。(来自新华网的消息)
对于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在刚刚开幕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会议上,贾庆林的报告中就着重指出,收入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当一个社会的资源被某些人所占用,并因此而得到利益和好处,没有办法进入的,则只能是眼巴巴地看着这些既得利益者,人们心中的不平就会产生,而长期存在,自然不会利于社会的稳定。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道理。而不管是采用何种形式发展经济,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全体国民的收入水平,对于这一点是各国政府都需要考虑到。尤其是中国在历经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之后,让全体国民都共享改革开放的成功,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国民收入的差距不可过大,需要平衡各个层面的收入关系。而着并不是一种对低收入者的恩赐,而是一种社会公平的必然选择。
调查数字显示,中国居民贫富差距正在不断扩大。收入最高10%群体和收入最低10%群体的收入差距,从1988年的7.3倍已经上升到23倍。收入分配公平性广受普通大众关注。因此有不少委员提出要调整个税的标准,从选择的两千元调整到5000元,利用税收杠杆来调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不管是采用何种方式,总之,收入差距相差如此之大,对于国家安定团结是不利的。是到了必须修正的时候了。
而且一些地方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的背后,一定不仅只是分配不公的问题而是由腐败的缘由。分配不公现在在一个什么绩效,或是什么淘汰制面前似乎成为一个公允的手段,而实际上真正使得企业或是一些单位缺少发展后劲的,是腐败问题的存在。
我们看一看看一些国外媒体的报道:
3月1日报道 围绕两会热点问题,中国媒体在两会前进行了一系列网调。尽管各家媒体的调查结果不尽相同,但反腐倡廉始终位居前三名之内。持续腐败现象令老百姓对反腐斗争信心不足。一些民众进言两会,希望采取果断措施打击腐败。
3月2日报道 中国国家媒体报道,自中国30年前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在2009年,这种差距达到最高峰,城市人均收入为17175元人民币。相比而言,农村人均收入只有5153元人民币。
这种差距是由沿海地区和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及内陆经济相对滞后造成的。这已成为中国为保持社会稳定、防止动乱而关注的主要问题。在本周举行的两会上,城市与农村贫富差距问题将成为各界代表关注的焦点。
这些问题的存在,并非是危言耸听,而是实际的存在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事实。而且不少的国内媒体,在参与两会报道的各个媒体的报道中,也是十分关注两会对于涉民话题的报道。而且密度之大会超过上届。
两会的召开是对当下中国社会各方利益进行调整倾听民意的会议,但愿百姓的关注不会落空。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