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1 偏害共生
偏害共生,又称偏害共栖、片害共生,是两种生物间共生关系的一种。偏害共生就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获得利益,但另一方却要做一些牺牲(却并不一定要死亡,即使个体会死亡,但被害的种族也不至于死灭)。例如跳蚤生活在狗背上,蛲虫生活在儿童的肠道中,还有那些长在头发上的头虱等都属于偏害共生。偏害共生有的时候也称为拮抗。
在偏害共生中,一种生物对另一种产生抑制、伤害作用,甚至杀死对方,但本身却不中直接得到益处或害处。一般通过生物代谢分泌,或者其他对环境的改变而实现。又可分为特异性(针对一种或几种生物)和非特异性(没有选择性)两种。
偏害共生的例子如青霉菌分泌青霉素抑制其他细菌,又如胡桃科的植物分泌胡桃醌来抑制其他植物在附近生长。
在意大利拿波里海湾中有一种非常有趣的共生系统。那就是托马斯所写的“水母与海螺”。水母的水螅型无性繁殖体可以附着在海螺的口部附近上,吸食海螺的体液。这些寄生的无性繁殖体可以再分生新的繁殖体,脱离后逐渐长成独立生活的水母。遇到海螺的幼虫,水母就用它的触手捕捉这些幼虫,送到体腔中。但是这一只海螺的幼虫倒不会被水母消化掉,反而由水母提供食物及保护,一直到海螺成长后,才离开水母的体腔。不过在离开时,口部附近就带走了一个寄生性的水母繁殖体。
4 .2 片利共生
片利共生是指在生物界中,某两物种间的生态关系,其中一种的生物会因这个关系而获得生存上的利益,但是,另一方的生物在这个关系中,并没有获得任何益处,但也没有获得任何害处,只是带动对方去获取利益。
例如在海洋中,大部分鱼类遇到凶残的鲨鱼都会退避三舍,只有鮣鱼能够与鲨鱼共存共食。鮣鱼的背鳍演变成吸盘,可以吸附在鲨鱼的身上,随着鲨鱼遨游四海。在鲨鱼捕得猎获,撕裂吞食的时候,鮣鱼就顺便分他一杯羹,偷吃那些残存的食物。鲨鱼似乎也没有注意到那些劫食的宵小。鮣鱼敏锐的反应好像与鲨鱼的行动配合得非常完美,是非常自然的共生方式。
在中文中,我们会以共生者来表示获得利益的一方。而英文,则以“commensal”一词表示,本意为“分享食物(sharingoffood)”。事实上“commensal”一词是来自拉丁语的“commensa”,原意为“共享餐桌(sharingatable)”。
而带动对方去获取利益的一方,则为寄主。
生态学上的片利共生
在生态学的交互作用中,片利共生是需要共生者与寄主双方持续及有效地一直发展或维持。这不论
偏害共生与片利共生
评论
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