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财政赤字规模猛增至9500亿元,创下建国以来的最高纪录,其中,中央财政赤字为7500亿元,较2008年的1800亿元增加了5700亿元。此外,中国还首次以中央代地方发行的形式增发2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 2010年拟安排中央财政赤字10500亿元,比上年增加1000亿元,同时,中央财政继续代发地方债2000亿元。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过去,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外部环境和外需仍在不断变化之中。如何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现在经济形势仍不明朗, 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目标7.5万亿元左右,比去年实际执行结果低了2万多亿元。如何严格执行放贷条件,加强审慎管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在通胀预期抬头的情况下,预期的通胀有可能变成现实的通胀。
巨额负债问题已成为欧州和美国民众批评政府的一大话题 , 欧、美经济处于正在走出衰退的关键时刻,政府既不大可能削减开支,也不可能增加税收。可以预见,财政赤字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困扰欧、美经济。在欧州,希腊已陷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中,希腊政府被迫实施紧缩政策以实现削减赤字的目标,解决财政赤字问题是当下最紧迫的任务,是寻求欧盟和国际社会支持的关键。因为这直接威胁到希腊是否进一步滑向深渊。2009年希腊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预计分别达到12.7%和113%,远超欧盟规定的3%和60%的上限。希腊巨额财政赤字以及对希腊债务违约的担忧,已经影响了市场对欧元的信心.美国经济今年的衰退情况将更严重,2010财年,经济刺激计划项目下的开支将更多,会超过计划额度.发达国家的举债失控导致经济危机由此可见一斑,欧、美的靠财政赤字发展的政策已证实不是解决经济危机的“灵丹妙药”
在全球经济复苏仍面临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背景下,中国赤字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关口,喜耶?忧耶?
===============
附录:财政赤字首破万亿元
2010年03月05日 15:5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张旭东、韩洁、安蓓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2010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0500亿元。这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财政赤字首度破万亿元。
如此高的财政赤字,对中国经济意味着什么?
所谓“财政赤字”,意味着政府花的钱比挣的钱多。增加赤字,其实是政府调节宏观经济、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曾成功运用过增发国债、扩大赤字的办法刺激经济增长。而面对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包括中国在内许多国家都启用了“赤字财政”政策。
2009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赤字规模猛增至9500亿元,是过去最高赤字的近三倍。强有力的财政资金投入,有效促动了经济反弹。
今年赤字再增1000亿元,意味着积极的财政政策力度仍然强劲。财政部部长助理胡静林说,目前我国经济虽呈现回升向好势头,但基础还不稳固,需要保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需要保持财政对经济的支持力度。
“由于财政收入增长较低,支出压力较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因此财政赤字仍需要保持适度规模。”胡静林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刘克崮说,保持适度赤字规模,有助于巩固当前经济回升向好势头,为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家境虽不错,但借钱过日子,仍需警惕风险。“加大透明力度,要保证把钱花在刀刃上!”这是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的共同呼声。
“虽然目前赤字风险可控,仍要警惕潜在的财政风险,特别是在地方政府存在隐性举债的行为下,要重视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问题。”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行长杨子强代表说。
高培勇强调,政府财政风险,不在于赤字规模有多大,比重有多高,而在于政府对赤字的可控性,“必须加强对潜在风险的防控,避免今后形成财政包袱。”
赤字规模的扩大,财政开支的增加,意味着今年国家财政依然处在“过紧日子”的阶段,这就要求将每一分财政支出都花在关键之处,确保赤字收益最大化。
杨子强代表建议,当前应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公开透明度,确保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都花在“阳光下”。
东北财经大学校长艾洪德代表建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重点增加对民生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投入力度,促进经济迈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花未来的钱办事,关键是量力而行。
对于衡量赤字风险的指标,国际上通常用赤字率——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作为参考。按照国际上通行的马约标准,赤字率3%一般设为国际安全线。据财政部测算,2010年全国财政赤字预计占GDP的2.8%,与上年基本持平。
事实上,相对于2009年较2008年增加的5700亿元财政赤字额度,今年赤字规模只是再增1000亿元。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高培勇说,一方面要看到赤字规模增加是积极财政政策继续发力的体现,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扩张的规模在收缩。“这既有助于防范财政风险,也为以后年度逐步缩减赤字留有余地。”
经济危机,常常以付出巨大财政成本作为代价。环顾全球,美国、日本、英国等赤字占GDP比重都在10%左右。
财政专家、全国政协委员贾康说,相比之下,中国的财政风险依然可控,在去年财政收入超过6.8万亿元的基础上,是可以承受的,总体上也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