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3月07日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什么是国家战略?

 

源自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既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又给中国的崛起创造了重大的战略机遇。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中国金融强国战略的两个相互配套的组成部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实质是借鉴成功的国际经验促进本土金融市场体系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发展。它是中国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推动中国作为世界经济金融强国崛起的战略需要;与此同时它也体现了中国促进全球金融稳定和平衡发展的大国责任。

 

一、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中国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增长的巨大成就。但是通过高投入维持的外延扩张型增长模式,是由行政垄断型金融体系提供廉价资本,并由二元经济结构造就的农村廉价剩余劳动力支撑的。其负面效应和不可持续性日益显现。三农问题和贫富两极分化抑制了国内消费市场的拓展;制造业产能的急剧扩张已遭遇资源环境瓶颈,并对外部市场产生过度的依赖;政府对金融体系过度的行政管制抑制了金融创新空间,给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带来困难,并且也抑制了居民通过金融投资分享经济高成长成果的机会。这些社会经济结构问题的持续和恶化又给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带来系统性的风险。

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经济环境面临重大变化。瑞银信贷对全球消费增长的预测报告认为,美国消费占全球的比例将从2007年的30.2%下降到2020年的20.8%;而中国的消费占比将从5.3%增加到23.1%。为此,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需要顺势而为作出调整,从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向国内消费拉动。未来国内消费需求取决于中国人口结构和收入的变化,并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趋势;后者要求中国的产业从大规模、标准化制成品生产体系转向标准化与个性化并存、大生产与小制作并存、现代化的农业、工业与服务业平衡发展的复杂生产体系转换。与此相适应,中国的产业组织需要从行政垄断与低水平无序竞争的两极并存格局转向与复杂社会分工体系相适应的市场适度竞争格局转换。

这种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的转型能否成功取决于我国的社会资源配置能否从政府行政主导型模式转向市场主导型模式。由于资金是社会稀缺资源的支配和使用权,资金配置的市场化成为资源配置市场化的核心。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建立以场内交易为主的股票及期货市场和以场外交易为主的外汇、拆借、债券及其他衍生品市场成为资金配置从政府行政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的核心任务。

与商业银行提供的分散化间接融资服务相比,以场内交易为主的资本市场具有信息的公开性、资产的流动性和地理空间高度集中的特点,并以产品的标准化、风险的分散化、投融资极具规模效益的优越性,成为现代金融的核心。交易所市场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和金融转型的特殊意义在于:提供真正意义上的资金融通和配置的市场化机制;为企业并购、产业整合创造有效的市场条件;为企业超常规、跨跃式发展成为世界性行业龙头企业提供资金融通和市场约束的有效机制;通过风险分散机制帮助高新技术企业、新创企业和中小企业突破其发展所面临的融资瓶颈;并且为本国居民提供了分享中国经济高成长成果的投资便利和各种可能的选择。

    以银行同业为基础的现代货币市场体系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和金融的转型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在于:为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管理提供有效的市场和工具;促进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货币政策运作打下扎实的市场基础;为高效率的人民币跨境结算和最终清算提供配套市场,以此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金融发展的一个较为普遍的规律是金融机构和金融交易会向经济腹地深厚且社会设施先进的大城市聚集。金融聚集带来众多好处,包括近距离交流与沟通的便利、市场流动性的增进、市场定价有效性的提高、更多的金融合作、辅助性社会中介产业的共享、人尽其才环境的营造与专业人才市场的繁荣。金融聚集的这些优越性导致金融中心的形成和自我加强的惯性发展趋势。

以交易所为核心的资本市场体系具有地域空间高度集中的特点,而以场外市场为主体的货币市场体系通常具有网络化和分散化特征。但是由于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之间的互补和联系日益加强,由于场外市场对手交易的集中清算与监控,使货币市场网络体系的神经中枢与资本市场的交易所所在地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作为货币清算中心与资本市场交易中心共同所在地的这个城市就是一国的国内金融中心。她能否成为地区性国际金融中心或全球金融中心,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国际经济地位及其法律体系的国际认同程度。

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应该是中国本土金融市场体系发展到国际化成熟阶段的一个自然结果。本土金融市场体系的现代化发展与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互为因果、相互依存的关系。而经济和金融转型的成功是建成本土国际金融中心和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条件。本土国际金融中心的建成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又是中国从经济大国崛起为世界经济金融强国的前提条件。

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与人民币国际化相匹配的大国博弈战略。

基辛格早在1970年时指出,“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2008年,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又增加“谁控制了货币,谁就控制了世界”这一名言,揭示了主权国家货币充当国际货币所拥有的国际战略优势。

具体而言,这种战略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货币发行国可以享有铸币税利益。货币是社会稀缺资源的支配和使用权,一国主权货币成为国际货币,这个国家就可以自由支配和利用全球的战略资源。在美元霸权条件下,美国的进口支付能力几乎不受限制。全球只有美国可以既进口资源又进口制成品,并维持贸易逆差30余年而无须调整。这使人口仅占世界5%的美国,消费却占了世界的30%。其高质量、高水平甚至是奢移的社会生活方式对全球人才产生特殊吸引力,并进而抢占科学技术的全球制高点,形成强者恒强的良性循环。

2、主权货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场合,一国在对外贸易和投资中可以避免汇率风险。美国可以将美元汇率的波动作为惩处竞争对手、转移调整责任、减轻债务负担的战略武器。相反本币不是国际货币的国家在参与全球分工的过程中会受到汇率波动的很大伤害。例如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东南亚国家实施钉住美元汇率制度,美元升值使他们出口下降、美元债务负担上升,并进而爆发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当美元贬值时,这些国家出口会增加(比如加入WTO后的中国),但其所积累的外汇储备却面临严重的贬值。

3、国际货币发行国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在全球化经营中可具有明显的战略优势。首先,当主权货币作为国际货币用于国际定价、结算、支付、投资和储备时,发行国金融机构将在提供本币的国际业务方面享有天然的优势。他们不仅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而且具有本币业务的良好基础、人才储备、配套设施等先发优势;而且与竞争对手相比,他们面对的汇率风险少得多,因此国际汇率波动越大,他们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优势就越明显。

4、在主权货币作为国际大宗商品定价货币的场合,国际货币发行国可以通过货币汇率政策和本国机构投资者操纵战略资源的国际价格,进而达到制约竞争对手,重新分割全球化利益的目的。

中国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根据英国经济史学家麦迪森(2009)的购买力平价估算方法,中国经济总量将在2015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但是中国货币金融的国际地位与其经济地位完全不相匹配。中国要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需要借助货币和金融的力量,通过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抢占大国博弈的主动权和战略制高点。中国也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支撑人民币成为主要的国际货币。而且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削弱了美元霸权的信用基础,给人民币成为主要国际货币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将遵循:跨境贸易结算→境外持有→境外保值增值需求的产生→境外持有者对本币金融市场的参与、投资和交易→本币资产的境外持有。其作为国际货币的功能也将从计价结算向投资交易、财富储存逐步扩展和完善。

本土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是一个与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相适应的本土金融市场体系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过程。它将通过为亚洲和全球投资者提供以人民币为标的的投融资场所,来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如果本土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进程与人民币国际化不相匹配,结果会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人民币国际化受阻或停滞;二是人民币金融市场的外放,即由政府或国内机构在境外发行人民币金融产品以满足境外人民币持有者的投资需要。后者将会导致本土金融服务业市场、金融就业岗位和金融税收的流失;并可能导致货币主权和金融定价权的旁落。

总之,本土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人民币国际化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双轮驱动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中国作为世界经济金融强国的崛起过程。

 

三、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体现中国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实现全球金融平衡稳定发展的大国责任。

当前国际金融体系对美元和美国金融市场的过度依赖是一个根本性的缺陷,其系统性风险将随着美国相对经济实力的下降而不断上升。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目标是建立一个具有内在稳定性的多元国际货币体系,并实现全球金融的平衡发展。前者由3-5个大经济体支撑的国际货币构成,后者要求亚洲本土有一个规模庞大、流动性充分、安全性和成长性兼具的国际资本市场与欧美形成三足鼎立的稳定格局。

专家预测,危机后全球经济重心将加速向亚洲转移。2020年亚洲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将从目前的39%增加到52%。在亚洲,由于人口老龄化、经济持续低迷和国债负担过重等原因,日本主导亚洲、实现日元国际化的机会正在丧失。相比较,中国经济规模巨大,并在未来10年仍能保持较快增长。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实施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是中国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变革,促进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形成的的大国责任。而中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既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大战略举措,也体现了促进亚洲国际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改变亚洲国家对美国金融市场的过度依赖,实现全球金融平衡和稳定发展的大国贡献。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