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提案第4461号 已立案
案由(提案主题): 政府应有胆识接待群众“上访” |
姓名:张奋 会员编号:16442 所在地:陕西省 政治面貌:群众 |
|
---|---|---|
提案人: 张奋 | 政治面貌:群众 | |
主办(上报部门):国务院办公厅 | 协办: | |
提案类别:时政类提案 | 提案时间: 2010年03月03日 | |
会员口号: |
时下,我们一提到“群众上访”,便自然而然地想到一些人说的“闹政府”,是的,“闹政府”的事,在地方,有好几次也发生过这样的事,这事在单位领导人看来,确实丢脸,缺实有损于政府形象,这便出现了“压”,特别是压制、批评下级领导,要立即“带人”,并发怒:如果再有上访,一切责任自负。
提到群众“上访”,地方政府似乎都有这个通病,就是出了问题,不是就地解决,不是群众已经来了就从这里做起,而是“压”,一级一级压,生怕问题升级,生怕问题“吹”到上级领导人耳里,说白了,就怕问题上扬,怕影响政绩。
这样“压”的结果,是不但使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反而使问题越积越大,就象老百姓说的“包脓养疮”。
地方政府部门有些领导将群众找上门来叫“闹”,其实,这不叫“闹”,这叫“解决问题”,群众有了问题,不找政府找谁?群众有了问题,不找领导又找谁?他们上门,他们并不闹,也不是打架,而是要领导解决问题,如果领导能这样认识问题,如果政府能这样理解群众,——进一步,如果政府有胆识接待群众“上访”,也既政府敢于面对“问题”,如果能多说几句“对不起”的话,那还有什么不可呢?
政府有胆识接待群众“上访”至少说明:
一、 群众有了问题,可就地、从小解决,化解矛盾,使矛盾在萌芽状态中就得到解决,我们常有一句口头禅叫“千里之堤,毁于一蚁”, 敢于面对“问题”,敢于接待“上访”,就等于我们解决了这些潜伏的问题。
二、 有胆识接待群众“上访”,就意味着我们诚恳地为群众办事,我们接受群众的批评和建议,我们不怕暴露问题,我们不怕亮底,我们不怕“群访”,我们不怕“闹”,“毡湿了不怕亮尿”,——这样就等于我们和群众已拉近了距离。拉近了距离,群众把我们看成是自己的政府,群众就不但不会“闹”,反而会支持我们的工作,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三、 有胆识接待群众“上访”,可减少矛盾,减轻下级对上级的压力,——它将有利于上下一气,有利于国家民族的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