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正是深秋天气,鄱阳湖上,雁影纵横,芦苇萧瑟。鄡阳县邑的夯土城墙显出橘红的颜色,和苍青色的湖水形成鲜明对比。湖水一望无涯,在秋风下漾着微波,好像随时会将那抹橘红吞噬在肚中。
数百骑卒夹着一辆葱棂车,沿着大王潭一侧杂沓狂奔而来,在寥廓的江天之下,景象凄楚,像一队迤逦行进的蚂蚁。
破旧的城邑门洞开,几个士卒正守候在城门口,看见迎面而来的数百骑卒,大声道:“奉长沙王命,迎接九江王。”
朝城门奔来的数百骑卒顿时停了下来。为首的一个汉子大约五十岁左右,戴着兜鍪,披着玄甲,面无表情,看不出他心里在想些什么。这个人就是兵败逃亡的九江王英布,他的军队在十几天前被刘邦击溃,之后屡战屡败,渡过淮河,不知所归。突然接到长沙王吴臣的书信,信中对他的不幸遭遇表示了愤慨,并声言愿意和他一起逃亡越地,招集百姓,训练兵马,将来北上报仇。
“大王。”身边的一个随从迟疑地叫道。
英布微微侧首,征询地看着他。
随从道:“荒凉小城,只怕有诈。”
英布回头望了望葱棂车,道:“故长沙王是寡人的岳父,今长沙王是寡人的内兄,岂肯卖我,君过虑了。”他回头大呼,“进城。”
骑卒们纷纷驰入城邑。
接待英布的人名叫李婴,今年四十岁,身材粗短壮健。见到英布的时候,他有些紧张,手心里全是汗水。因为吴臣给他的命令是,找个机会灌醉英布,斩下他的首级献给刘邦。
“我不得不这么做。”吴臣当时好像自我宽慰,“否则我长沙国国祚不保。”
李婴点点头:“只有如此。”他严肃地望着吴臣。
吴臣若有所思地望着窗外的湖泊,湖上藕花凋残,好不萧瑟。他缓缓道:“如果有我们家的血脉,你一定要带她回来。”
李婴迟疑道:“只怕律令不允许。”
“你一定能想到办法。”吴臣忧伤地看着他。
李婴鼻子闪电般酸了一下,道:“臣一定尽力。”
眼前的英布比他想像中的要精神,他身后跟着数百士卒,都是忠心耿耿的死士。如果硬拼,显然自己不是敌手。长沙小国,平时能征发的士卒不过数千,能让他带出来的自然不会太多。他在寻思,如果一击不中,自己反而会死在对方手里。
那就先饮酒罢。
他们来到鄡阳城楼上饮酒,英布左边坐着妻子,右边的小孩,大约三四岁,是他女儿。十几天前,他的七个儿子全部在乱军中阵亡,只剩下这个女儿了。他感叹了一声:“可恨!”
李婴劝慰道:“大王,回到长沙,再做计议,今天先痛饮。”他面朝门口,大声道,“来人。”
十五岁的冯郢客捧着酒坛走了进来。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