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现象”忧虑几许?
——网友对广东医疗“高州现象”的几点忧虑
昨天广东各报纸再次推出了一个“高州样板”,加上诸领导的提问、思考与指示,更把这个“样板”推向了高潮。民众和医院反映如何呢?高州的医生和护士们有有什么说法呢?我确实没有去调查,但仅仅从菠菜园和新浪微博看,群众的担忧不少。我对高州的情况是比较“深入”了解的。我认为,对于竖起来的“红旗”采取的态度是如何保持本色,在“原色”中科学发展,在发展中努力纠正不正确的观念和做法,这样才可以真正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大家才可以学到!因此,“竖旗”容易“护旗”难。我想这也是“高州人”期盼的一种支持和最希望的一种政治关怀,这种期盼已经在钟院长的讲话了流露了。
因此对于这种“高州现象”我思考的两个方面:一是在高度市场化的中国如何发展好公立医院,政府在这个市场中必须充当一个什么角色?(但不能逃离现场。)二是在市场环境下的公立医院如何体现人对生命的尊严和医护工作者的尊严——这就是政府、医生和患者对疾病治疗的态度。如果这两个方面都做好了,什么医疗体制都不是问题。而体制的选择又是看两个方面:是否满足群众适度的看病需求和行政成本。
关于“高州现象”,我是有自己的观点的,而且“高州人”信服的,今天我暂时不予以公布,避“误导”之嫌,大家是否可以从既往我的观点和以下“醉卧商场”网友的观点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呢?
《广州日报》3月8日报道,广东高州人民医院推行平价路线,采取广种薄收的方式,解决了很多低收入人的疾病,提高了医院、医务人员的收入,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但本人有以下几点忧虑。
一、是否是牺牲医疗安全为代价
高州医院的病人量增加,医院的医务人员是否增加?病床与医务人员的比例是否符合规定?如果医院是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是以牺牲医疗安全来提高效益,如果医院的病床与医务人员比例不符合规定,是以牺牲医疗安全来医院提高效益,那我们要必须慎重思考,毕竟医疗安全是第一要务。
二、是否导致恶性竞争
病员的发病率基本是固定的,如果“高州现象”得到推广,所有医院都走平价路线,我们有很多医院的综合实力比高州医院强,比高州医院更具有区域优势。
在这样的竞争中,高州医院是否原会失去原有平价的优势?高州医院是否会病源减少?病源减少是否会导致高州医院的收入下降?医院的收入下降,是否会人才外流?人才的流失,是否让医疗质量降低?医院是否亏损?在这种竞争下,其他医院是否也会亏损?医院之间是否陷入一种恶性竞争,导致所有医院的医疗质量都降低?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三、 是否符合合医疗分级治疗原则
我们的卫生政策是,大医院治疗大病,小医院治疗小病,提倡的是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
如果“高州现象”得到推广,是否助长了我们的一些小医院为了提高效益赚钱,都引进大项目,大设备?如果小医院都做高、尖端的,赚大钱的项目,如心外科手术等,是否会出现大医院的人才、设备是利用率不够,浪费医疗资源?医疗质量与安全又如何保证?是否出现医院定位不明确的问题?
我们的医疗,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医疗机构定位不准,无法做到分级治疗,大医院看小病,小医院看大病,大医院过度扩张,大小通杀,小医院无法存活,社区医疗资源薄弱。
四、本人认为,高州医院的医生不收红包,管理规范,是我们的各级医院要学的,推广高州医院的整个模式,我们必须慎重。
“高州现象”忧虑几许?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