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收入纳税”早该如此


厉无畏的名字恰似一笔名,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提案将灰色收入纳入缴税范围,各路媒体给纷纷冠之“雷人提案”。

“灰色收入”可以说是所有不上税收入的昵称,无畏代表之后,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锡荣也说:灰色收入不是腐败问题,不过当前灰色收入比较普遍,老百姓意见很大。比如有的领导本来有工资,再去作个报告、收几千元的报告费,收入很不正规,有的大大超过工资收入。但有些收入,比如教师上课、医生被请到患者家里去看病,都是付出劳动的,并不是不合理,也可以收。

官员、媒体从业者、教授、医生……只有手上握着资源的人才有灰色收入渠道。根据那条“整人者人恒整之”的原则,网上很快会出现热贴:“无畏代表,网友叫你晒晒灰色收入”。无畏代表到底会不会应招呢,好奇。

无畏代表让我想到了褚时健,红塔山前掌门、具有传奇色彩的中国烟王。在他效力红塔的18年中,为国家创造的利税高达991亿,加上红塔山的品牌价值400多亿,他为国家贡献的利税至少有1400亿。但由于体制原因,18年来他的总收入不过百万。199919日,褚时健被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而他的罪名是贪污174万美元。

174万美元即属灰色收入,但无论人民币百万正当收入,还是美元百万灰色收入,与1400亿相比落差之巨大不言而喻。

倘无畏代表的提案被采纳,那么附加好处即是为部分灰色收入正名。禇时健一案后,国家对体制内企业高管的薪酬做了合理化调整。今天国企老总们正大光明的品质生活,是建立在禇时健差点坐穿牢底(后减刑为有期徒刑17年)的基础上。

灰色收入需要管理,先察后查。类似上世纪90年代“脑体倒挂”的荒诞故事不应再发生,发展红利、多元经营收入也不应再背负“灰色”之名。有权之人也苦,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公众的态度恰似贾平凹《高兴》里捡破烂的黄八,无论什么问题无论什么状况,开口必言贪污腐败,坏官成了他判断一切现象的普适价值。岂知就是这些“灰色收入”般过时的判断标准让何官不贪。

7年前禇时健办理了保外就医,带着多方对他的亏欠,昔日烟王埋头研究起橙子,并在仗朝之年种出了比进口橙子还受欢迎的冰糖橙,橙子的广告语:禇时健种的冰糖橙。

禇时健还是禇时健,才华依旧,当年无可奈何地被人视作猥琐,现在堂堂正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