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组织绩效管理系统的构建


高恒/文 blog.163.com/highrate@126

前文已提到,战略和组织绩效管理(OPM)是质量奖申报企业的两大问题。现在我们来谈谈OPM的问题所在和解决之道。

一、问题在哪?

组织绩效管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混淆组织绩效和员工绩效。讲到绩效管理,大多数人会立即联想到员工绩效。殊不知,员工绩效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方面。如果你是企业的经营者,你除了关注员工绩效之外,你会更多地关注公司经营的成果,包括财务的、市场的、产品的、运营的……方方面面,这就是组织绩效(ORG performance management,OPM)。简单而言,组织绩效管理的关注点,是管理和经营一个组织(公司、医院、学校、协会)的结果或绩效,而员工绩效(employees performance,EP)是员工立足岗位要求的工作结果。前者是组织层面的,后者是岗位层面的;前者基于战略目标,后者基于岗位要求;前者决定企业生死,后者决定员工去留;前者应归高层管理,后者则应中基层关注。

战略和运营监测放任自流。少数优质企业制定了战略和战略目标之后,会定期评估战略目标的达成情况。更多的企业,则将战略目标束之高阁,不管不问,更多地、不知不觉地去关注日常运营的结果,其结果是:久而久之,将战略绩效和运营绩效两者割裂开来,越来越看重部门管理,越来越忽视经营宗旨,逐渐轻视经营结果,逐渐忽略竞争对手,眼睛逐渐向下,视野越来越窄……

系统残缺,无法覆盖全局。因为认知的偏差,多数企业往往在员工绩效管理(EPM)方面倾注心血,花大力气,构建员工绩效管理系统(EPMs),这是好的,但鲜有企业构建起良好的、有效的组织绩效的测量、分析、评审和改进转化系统(OPMs)。或者说,部分企业已经有了组织绩效管理系统的雏形,但系统不全:覆盖面窄,执行性差,运营尚未机制化。

这些问题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评审员或咨询师的理解缺位,不无干系。

二、如何解决?

 解决组织绩效管理(OPM)的问题,方法很多,究其根本,无外乎下列几步:

步骤1:建立OPM模型

OPM的出发点,应设定在满足公司关键业务需要和经营方向上,其管理对象应是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行动计划的进展和日常运营的结果,其基本要素应包括数据和信息的选择、采集、分析、评审和改进转化等5个方面,如下图。

OPM也是大问题 - 高恒 - 5度管理工作室

步骤2:确定OPM范畴

OPMs的管理范畴,应包括如下四类:

  • 产品绩效
  • 聚焦顾客的绩效
  • 财务/市场绩效
  • 运营绩效

产品绩效是指与对顾客很重要的产品和服务特性指标相关的绩效,如产品可靠性、准时交付率、顾客验收和使用的缺陷水平和服务响应时间。对非营利组织,可以包括计划和项目绩效,例如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反应、上门服务、多语言服务等。

聚焦顾客的绩效是指与顾客的感知、反应和行为方面的指标相关的绩效,如顾客保留、顾客投诉和顾客调查结果。

财务和市场绩效是指与成本、收入、市场地位,包括资产利用、资产增值和市场份额等方面的指标相关的绩效。如投资回报率、人均增加值、债务权益比率、资产回报率、边际利润、预算绩效、留存资金、现金周转时间,其他的利润和流动性指标以及市场占有率。

运营绩效是指与效果、效率和责任方面的指标相关的人力资源、领导、组织和道德方面的绩效,如周期时间、生产率、浪费减少、员工流失率、员工交叉培训率、守法经营、财务责任、道德和信任、公益支持。运营绩效的测量可以分别针对部门、关键过程和整个组织来进行。

步骤3:研拟关键指标

前述步骤解决了OPM的范畴,应在此基础上,根据战略目标、行动计划和日常运营的基本特征,采用平衡计分卡BSC等工具,设定相应的关键测量领域(KAP)、关键测量项目(KMe)和关键绩效指标(KPI),建立KPI体系。与此同时,确定分析和比较的参照对象(目标、竞争对手或标杆),确定指标定义、信息源、采集频率、统计周期、各类责任等。

步骤4:构建OPM系统

建立OPM系统时,可以参考ISO9001的文件体系,设计和建立如下文件化的系统:

  • 组织绩效管理基本规则(二级)
  • OP数据和信息统计报告办法(三级)
  • OP数据和信息分析指引(三级)
  • 组织绩效评审工作指引(三级)
  • 各类绩效记录表(四级)

在适当的时候,将成熟的、文件化的OPMs系统,融入公司信息管理系统(例如ERP系统),实现OPMs的快捷、准确、及时等功能。

步骤5:实施改进OPM

组织绩效管理关乎公司关键业务和经营方向,关乎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关乎日常经营的有效性。构建OPMs系统不能为构建而构建,应坚持实施,应根据绩效评审的结果,将绩效改进在公司内部和外部展开。同时,OPM系统的归口管理部门应关注系统的有效性,不断改进OPMs系统本身,更好地为经营决策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