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刘轩的小趣事


刘轩4月14日应邀去他表弟孙振念的台北三玉国小演讲,他的三姨毕竹筠特别写了一篇〈聊聊刘轩的小趣事〉向学生家长介绍刘轩,文章很有意思,转载给大家欣赏。

 

〈聊聊刘轩的小趣事〉

 

←点选图片连结可观看详细报导!

 

毕竹筠

关于刘轩,你可能已经知道很多了,他是作家刘墉的儿子。他总是念一些很厉害的学校,像是史蒂文森高中、茱丽亚音乐学院、哈佛大学等。他出过好几本书、写过专栏、上过节目、当过时尚杂志的总编。他也是一名专业 DJ,同时也是专业的作曲者、制作人,曾担任 Cartier、Dior、Jaguar、Coach 等国际知名品牌的音乐总监,还帮故宫的动画做过曲等等这些一般的介绍。

但是我要介绍刘轩的话,一定要讲些比较特别的,一些不为人知的小故事,因为我是他的三姨,我的大姊就是刘轩的妈妈啊。

他是我第一个照顾的小孩,那一年,他出生了,我才是个16岁的高一生。大姊刚从师大毕业开始教书,要做好一个尽职的老师,每天都十分忙碌,平常只有老奶奶在家照顾。等我高中毕业上大学时,他已经是个小大人了。记得有一次我带他出玩,旁边一群小朋友正在玩得又叫又笑又跑又跳,他站在一旁皱着眉头、嘟着嘴说:

“我从来就不喜欢小孩子!”

“你自己才几岁呀!怎么说得像个老人一样?”我笑弯了腰,对他说。

同时我也惊觉到,他可能因为每天跟着老奶奶,缺少幼儿的玩乐。也难怪,老奶奶年纪大了,当时也有六七十了吧,没有体力带着孙子乱跑,喜欢安静很怕吵。从那天开始,我一有空就往大姊家跑,去和刘轩玩,我经常把他逗得哈哈大笑,玩得很快乐,所以每次我一去,老奶奶就对他说:

“那个最疯的三姨来了。”

当时没有什么理论,只是直觉地感受,小孩子就是要开心的笑,开心的玩。一直到他八岁去美国之前,我和他一起度过很多快乐的童年时光,我帮他剪头发、陪他去上 YAMAHA 钢琴课、带他去顶好吃冰淇淋打电动、教他背唐诗、念故事书给他听、和他玩游戏、和他一起拍平面广告,.....................................

刚去美国时,他只会英文 26 个字母,我听大姊说,叫他把老师写的先抄下来,回来好再教一遍,结果放学回来一看,所有的英文字全部连成一大串,令人啼笑皆非,大姊得花一番功夫,把一大堆连在一起的英文拆开。我还记得大约过了半年之后,收到他寄来的一封信:

“亲爱的三姨,来美国已经半年多了,我很想念你们。刚来的时候,真是度日如年,后来觉得度日如月,现在已经是度日如日了。..............................”

才二年级的小朋友,竟然如此会用成语,而且还能举一反三,形容得如此贴切,果然十年之后,成了哈佛大学的新鲜人。他一定想不到,我用他这封信,勉励了好几个跟父母从国外搬回台湾,学习中文时碰到障碍的小孩呢!

我们两个感情一直很好,虽然他叫我三姨,可是我从来不觉得我是长辈,有时觉得他好像是我的弟弟或是我的好朋友一样。虽然他们去了美国之后,我一年才去看他们一次,但是从小培养的感情,使我们有很多好聊的。有一次,我们一直聊到半夜,大姊在楼梯口对楼上叫着:

“刘轩,很晚了,赶快去睡觉,明天还要上学。”

“我妈妈也会说同样的话。”我笑着对他说。

果然,过了没多久,妈妈好像睡醒了一觉,看到楼上灯还亮着,就上楼来看看,看到我们还在聊天,就对我说:

“三妹,很晚了,赶快去睡觉,明天还要早起。”我们两个哈哈大笑,妈妈还弄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自从刘轩去美国之后,我开始收干儿子、干女儿,大多是朋友的小孩,我很喜欢小孩、关心小孩。和孩子们在一起,一起聊天一起玩,觉得小孩好可爱;也觉得童年时期好重要,影响深远。希望他们到了青春叛逆期,如果一时不想跟爸爸妈妈说话,如果想找一个可以讲话、会听他们讲话、会了解他们想法的大人,我就做那个大人好了,因为我自己也是叛逆的过来人,很能体会他们的感受。

你看过刘轩的书「属于那个叛逆的年代」、「寻找自己」、「Why not?给自己一点自由」、「做书虫也做玩家」、和最新出版的「放任心中的一百次流浪」吗?不妨找来看看,很生动地让你了解年轻人在想些什么、玩些什么。


这个是刘轩的网站,欢迎大家上去看看,听听不一样的音乐。
www.xuan-music.com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