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官员都是老实人?


前几年,毫无思想性也无艺术性的垃圾歌曲《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极尽火爆,从网络开始传播,并所向披靡般地走进了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一种十分怪异的文化现象。

东北人真的都是“活雷锋”吗?当然是不可能的。但东北人中间有“活雷锋”,则是极有可能的。

笔者之所以拿“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来说事,只是因为未来中国官场,极有可能出现“官员都是老实人”的戏剧性结果。不信请看广东南雄思路:

为了落实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不让老实人吃亏”的用人思路,广东省韶关市下辖的南雄市,近期出台了一个《选拔任用老实人办法》,该《办法》给了老实人以“画像”。所谓“老实人”,是指品行纯实、思想务实、生活朴实、作风扎实、绩效真实、不事张扬的干部。其主要有五种表现:一是待人诚实守信,不吹捧、不势利,不借请客送礼拉关系;二是生活情趣健康,不拉帮结派、不铺张浪费、不出入低俗场所;三是恪守孝道,尊重长辈、爱护晚辈,与家人、邻里、同事和睦相处;四是服从调配,不争论、不议论、不消极,人前人后一个样,好处面前不伸手、困难面前不退缩;五是踏实干事,坚定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推进市委中心工作和重大部署的具体措施,攻坚克难,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不邀功、不虚报政绩。

应该说,这样给“老实人”定义,应该算是非常精准的,具备以上五种品德的人,那绝对属于“老实人”了,可目前中国官场真正具备以上五种品德的干部却不是很多,具备以上五种品德的官员那就更是凤毛麟角了。因为目前中国还不具备“不让老实人吃亏”的官场文化,老实人无论是在提拔还是在评先评优方面,都总是处于劣势地位。在一个“干的不如看的”,“干得多错误多、考核扣得多”的评价机制下,弄虚作假已成常态,要想实现“不让老实人吃亏”的人事制度,不下大力气整治当前官场的糟粕文化不行,总不能让大批“不够老实”的在位官员清除出去。

从《公务员法》实行以来的干部年度考核看,除了因违法违纪被查处的以外,我敢保证,99%的考核结果都是“称职”及以上等次,“基本称职”的也一定是因为其他原因所导致。也就是说,中国现在的公务员,都是称职的。

而按照我们的一般思维,称职的公务员,也应该是靠“干出来的”,而不是靠偷奸耍滑、八面玲珑得来的。

而按照目前的考核标准去评价南雄市《办法》中的“老实人”,最终的考核结果,也肯定不会有哪位干部不是“老实人”。如果这样的“老实人”评价体系在全国行政机关推广,则不可避免地出现“官员都是老实人”的“大好局面”。

可这样的局面有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