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民主气氛渐浓,作为民主的重要体现形式之一的民意也越来越成为香饽饽了。考察干部要求听民意,出台政策要求听民意,电视节目办得好坏经常拿收视率来说事儿,就连空调安装工的绩效也与用户的满意度评价挂上了钩。
不过,对于如何辨别民意的真伪,怎样才能获得有代表性的民意,不少人还是很纠结。于是乎,民意打架的现象在媒体上曝光的频率也日渐多了起来。
比如,春晚满意度的质疑尚未平息,有关北京机动车尾号限行支持率的争执又浮出水面。事件起因是北京市有关部门近日决定机动车尾号限行措施再延续两年,并在官方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同时推出了委托零点调查公司所做的民意调查结果,以表明限行措施是征求过民意并顺应了民意的。
按理说在出台关乎百姓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公共政策时,同步提供民意调查结果,绝对是一件亲民之举,没曾想互联网这个变化无常的怪物又把迥然不同的调查结论摆到了公众面前。官方披露的民调结果是90.4%的被调查者支持继续实行限行措施,而新浪网的一项网络调查却显示,多达79.3%的参与调查者反对尾号限行。
由不同的调查机构以不同的方式对不同的群体进行的同一主题的调查,出现差异实属正常,笔者在稍早前发表的《春晚满意度谁说了算》的那篇小文中也作过技术性探讨。不过,此次媒体上几乎一边倒地对官方披露的民调结果的质疑与不满,倒让笔者觉得有从民调公信力和真实性这个角度继续探讨的必要。
首先,零点公司与新浪网都是企业,他们所做的调查都属于非官方调查,即民间调查,为什么从媒体的反映看,受众亲新浪而远零点?因为,在这件事情上,零点公司是受雇于北京市车管部门的,与北京市车管部门的决策有瓜葛,而新浪网则是彻头彻尾的旁观者;因为,零点公司的调查数据看上去很美,而新浪网的结论却接近常理。试想,有哪个私家车主情愿自己的爱车每周都有一天开不出门?但据零点的调查,有车族的支持率不仅高达87.6%,而且样本比重也不小,占样本总量的60.59%!北京有车族的觉悟实在令人叹服!
为什么受众对官方公布的出自第三方的民调结果不仅不予采信,而且直接使用“谨防民意调查炮制出伪民意”、“修改民意调查的是热衷强制手段的权力”这样的标题和语句来进行反击?
因为,历史上就有过官方炮制伪民意的不光彩的记录,比如2006年《兰州晨报》报道,为挪用移民补助款,甘肃永靖县盐锅峡镇部分干部炮制虚假的“民意表”,称大部分群众同意将这些后期扶持资金用于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结果引发了一场干群冲突;
因为,在当前民意调查领域,确有一些惟利是图的民间调查机构,蓄意弄虚作假,操纵调查结果,比如据报道,2004年山东某小型橡胶生产企业,就用5万元买了一项全国消费者满意度民意调查的第一名,用10万元把另一个知名品牌调整为第四名;
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为干扰主观评价的事情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发生,比如,到您家里安装空调的工人在安装结束时会关照一句:“如果公司打电话回访,请回答非常满意!”比如,您爱车所在的4S店在例行保养结束后也会关照一句:“如果总部打电话回访,请回答非常满意,我们会再送您一次免费保养。”
可见,正是一些单位和个人诚信的缺失、职业道德的沦丧,让普通百姓不能不用怀疑的眼光来看待周遭的世界,包括那些以民意的面目出现的所谓民意,包括那些以统计调查自居的所谓统计数据。这就好比那个在山上高喊“狼来了”取乐的小孩一样,一旦狼真的来了,已然不会再有人来救他了。
民意不能变成猫腻,不能成为别有用心的人寻租的工具。零点与新浪的调查孰是孰非,谁对谁错,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中的哪一个违心地对调查数据作了偷梁换柱的修改,或者在调查时作了带有倾向性的诱导。如果谁这样做了,那对他们的声誉将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在调查界,信誉是比黄金更贵重的,倘若为了五斗米而折了腰,那么你的腰恐怕就永远直不起来了。
民意调查如此,统计工作亦然。“伪调查和毒奶粉一样,都是犯罪。”这是盖洛普(中国)公司一位高层人士所说的话。所有生产统计数据、使用统计数据的人,当以此自重、自省、自警,经常拷问拷问自己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