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安洵:Change,总经理的变革与坚守
Change何意?“变革”啊!想想黑人小子成为美国总统时祭出的旗号,不正是这个change吗?为什么总经理的能力先要用这个C来衡量?个中原因,有浅有深。
先说浅的原因:市场多变,企业必须适应市场,老总自然要有千里眼加顺风耳,以便不失时机,甚至抢得先机;看看许多已经“成功”的企业家,似乎都有这般本事吧?
再说深的原因:这大千世界(当然包括企业)都是由种种规律支配着不断演变的,中国人按变化的程度分为变易、简易和不易。老总要把这企业的舵掌好,最要紧的就是分清期间的变与不变,换成决策的语言,叫变革与坚守。
哪些是咱们这个企业生存的根基?哪些是核心的优势所在?哪些已经成为发展的障碍?哪些在今天应当果断转型?为了新的追求,我们可以承受怎样的代价?
这第一个C,涵义就是企业战略中的变革与坚守。这是一种能力吗?当然!要不然大任咨询研究它干吗!这种能力可以测评吗?很难,除非你找到了大任咨询提供的体系量表。如何得到这些量表呢?去个电话问问啊。
今天的企业要考虑哪些变革?我不强迫你做,但希望你知道。已经发生了的变革,起码有这样一些吧:
一、“利润”目标向“均衡”目标转变。你还习惯于用“利润”(或其他相关的指标)来确定企业目标吗?你已经为企业设定体系化的发展指标吗?除了财务收入指标外,客户关系、管理改进或员工成长也是你同等重要的工作目标吗?
二、“要素”优势向“能力”优势转变。您仍在追求设备、资金、技术或政府关系上的单项或多项优势?是否了解真正的优势是对资源的整合并转化为价值增值的能力?您会向客人如何介绍自己的企业?仍在描述建筑规模、员工人数或专利数量吗?
三、“交易”关系向“协作”关系转变。交易思维不可能支撑企业可持续成长,与供应商、客户的协作,不再是口号,而是一种越来越普遍的实践,您的企业是否有了成熟的协作网络和协作模式?
四、“人力资源”向“人生价值”转变。人力资源的概念即使再有理论背景,它也是错的,因为人是目的,唯有人不应是资源。您仍把员工当成实现企业目标的资源吗?您知道真正良性互动的工作关系如何建立吗?
五、“标准生产”向“敏捷制造”转变。没有那两个客户的需要是一样的,那么企业为什么要生产相同(标准)的东西?为了规模效益吗?按需生产就不能求得规模效应?您知道吗?敏捷制造已经由神话变身现实。
六、“经验判断”向“数据挖掘”转变。您的决策是基于您的直觉或者深思熟虑?但更靠得住的却是流程、机制以及足够大的数据样本的运算。您有足够的数据吗?您善于挖掘数据吗?
关于企业变革,我可以举出更多。但我急于要提到与变革同样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坚守。有三样东西,大任咨询强烈建议各位企业老总,一辈子都要坚守:学习、专注和诚信。个中道理,有机会再细说。
作者:卜安洵 中国制造业企业管理专家、大任咨询首席咨询师。
Email:[email protected] 博客: http://www.blog.sina.com.cn/macro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