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不让农民吃亏”落到实处


把“不让农民吃亏”落到实处

刘纯银

9日至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安徽考察农业生产时强调:“我们要加紧研究有关政策措施,不能让老百姓吃亏。”(412日《人民日报》)

笔者理解此时温家宝总理所说的“不能让老百姓吃亏”,就是不让农民吃亏。因为,13亿中国人,有9亿是农民,可以说,在中国,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问题始终是制约全局的关键问题。

这些年,虽然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扶植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从免除农业税、各种摊派,到粮食直补、生猪补贴、农机补贴、家电补贴等等,社会保障体系不断的完善,新农合、养老保险等,使农民的收入有了显著的提高,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实现了连续六年较快增长,但是与城市相比农村还存在不少的差距;特别是还有少数农民处于贫困线(据中国扶贫办统计,目前仍有4007万农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所以换而言之,“不能让农民吃亏”,既充分反映了我们党的宗旨、人民政权的性质,也体现了党和政府急为农民所急,想为农民所想,彰显对农民的关爱之情。同时还传递着一个信息:党和政府将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解决“三农”问题,农民们将得到更多的实惠。

如何把“不让农民吃亏”落到实处?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尊重农民。众所周知,在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核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落实党在农村工作中的各项方针政策,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其中的关键是在工作中要尊重农民。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不是尊重农民,不仅是工作作风问题,也是对农民的感情问题。如果对农民没有感情,就谈不上从思想上、行动上尊重农民。因此,“不让农民吃亏”关键需要各级干部要在思想上端正对农民的认识,在感情上拉近与农民的距离,时刻不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是我们的依靠力量。正如专家所说: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尊重农民;才能在各项决策出台之前,首先考虑广大农民群众是不是能得到实惠,是不是能受益;才能把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干实事、求实效,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其次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转变工作思路,变过去“围着机关转、围着材料转、围着老板转”为“围着基层转、围着农村转、围着农民转”,真正把农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只有这样才能清楚地知道农民在想什么,有哪些困难,需要我们在帮扶中解决哪些具体问题,防止一切有悖农民意愿,侵害农民利益的情况出现。同时,只有通过围着基层转、围着农村转、围着农民转”式深入的调查研究,才能了解农民群众对制定、出台的有关“三农”问题的措施、政策是否愿意、是否拥护、是否赞成。并对多数农民不愿意的事,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不搞长官意志;对农民群众提出的合理要求,条件允许的,应最大限度地予以满足;对条件不允许、一时难以办到的,结合实际情况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讲清道理,取得农民的理解与支持。

总之,广大农民朋友勤劳、朴实、善良;党和政府知农、爱农、强农。真心期待各级领导干部能以中央为表率,把“不能让农民吃亏”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不断缩小城乡差别,推进社会和谐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