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史 杂 论(87)
2010-4-18
联想为什么没有中长期规划?
在2008—2009年财年亏损2.67亿美元后,联想调整了领导班子。重新出任董事会主席的柳传志说明联想发展中的问题,很长一段时间联想没有中长期规划(以致出现了重大的亏损或者是出现亏损?)。那么,为什么联想集团很长时间都没有研究和制定中长期规划?这是疏忽吗?是不懂得吗?都不是。柳传志非常之人,完全通晓联想的发展。
联想需要的不是中长期规划,而是战略规划。
联想不是垄断性企业,既不能够自然垄断,也不能够国家垄断。它是在充分的高度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她前进的每一步都要通过竞争,激烈的竞争。因此简单的中长期规划不能够适应和指导和保证联想的竞争。所以联想不需要中长期规划,而需要能够适应竞争、指导竞争、保证竞争的战略规划。许多中央企业研究和制定战略规划,十分可笑。既没有人和它竞争,它也不需要和别人竞争。它们要战略作什么?除非对“战略”或“战略规划”另有一种解释(即上托儿所的小孩也需要战略指导才可以生长和发展)。
联想需要指导研究和制定战略规划的战略思想。
如何研究和制定战略规划呢?外国引进的“战略管理”理论中没有关于制定指导未来的、竞争性的规划的方法。SWOT方法仅仅是依据战略指导做出的现实的选择和安排。它仅仅讲现实条件下的优势和劣势,不能够说清楚条件变化后优势和劣势是什么。它仅仅是以现在的思路为指导,不能说明未来的思路及其指导如何产生。所以联想制定不了战略规划。要制定战略规划首先需要有战略思想和思路为指导。
联想需要形成战略思想和战略思路的科学理论和知识。
战略思想和思路如何产生或形成呢?战略思想的形成需要学习理论和知识、需要实践经历、需要实验尝试等三个方面的统一。缺一不可。联想的理论高明,实践丰富。但是联想缺少的是研究制定战略所需要的理论和知识。研究战略思想需要的理论和知识不是系统方法而是统筹理论和统筹知识。系统理论是以可控原则为基础与核心的(操作方法)。要实现可控,就要求对象的时间不能长久,要求对象是量化的,要求限定范围,要排除可变性等等。而系统方法的这些特点和原则恰恰不能适应研究战略和战略规划的需要。就要用统筹理论方法来指导和研究战略。
联想需要的是统筹理论方法知识。
统筹理论方法是针对不完全可控或不可控的情况和条件的方法。在《统筹学概论》中说明了统筹方法的原理。其中统筹方法的核心是要依据时间和空间和人的统一。对于时间要注意把握时间的各种价值,包括时差价值、生命价值、几率价值、效率价值、循环价值、时段价值、时效价值、适时搭接价值、超前应变价值等等。还有空间价值和人群价值等等。统筹理论方法的突出特点,是依据统筹的对象的时间和空间和人的实践及其统一来组织多学科方法,而不是固化或预先设定某种方法。统筹理论方法就可以使联想集团科学的形成正确的战略思想和战略思路。
联想集团要参加国际竞争,要走国际化道路,要成为世界先进的企业集团,必须要学习统筹科学,要形成战略思想和战略思路,要研究和制定战略规划,以适应和指导和保证竞争成功和取得效益。
中国发展战略研究会战略管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