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收购沃尔沃虽尘埃落定但忧虑未消


 

    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8日在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获得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及相关资产。在获得美国、中国、瑞典和欧盟相关监管机构批准后,预计将于今年第二季度完成交易(3月29日新华网。

    福特公司从2008年开始公开出售旗下亏损的沃尔沃品牌。该公司去年年底与吉利达成收购协议纲要。今年早些时候,双方表示有意在3月底前结束交易,完成沃尔沃所有权的转移。吉利集团收购价约为18亿美元,创下中国收购海外整车资产的最高金额纪录,也是中国汽车企业收购国外豪华汽车品牌第一宗。从中国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和瑞典副首相兼工业与能源大臣毛德·奥洛夫松亲临签字仪式,足以看出瑞典和中国对这桩姻缘的高度重视。

    纯从商业角度来看,吉利收购沃尔沃能够算上一笔划算的生意。首先,价格并不算高。18亿美元获得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及相关资产不算贵。1999年,福特汽车公司曾花了64.5亿美元收购沃尔沃。其次,品牌物有所值。作为与奔驰、宝马、奥迪齐名的国际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的品牌价值已经接近百亿美元。再次,买到了核心技术。从当事双方签署的协议来看,吉利不仅收购了沃尔沃的全部股权,买到了沃尔沃的核心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和制造设施,还获得了沃尔沃在全球的经销渠道。

    更为重要的是,吉利并购沃尔沃对中国汽车行业乃至中国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尽快走向国际市场;可以嫁接国际知名品牌为我所用;可以彰显中国汽车产业的实力。在为吉利并购沃尔沃高兴、祝贺之余,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收购成功只是走出了第一步,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东西方文化的融合、磨合要有一个过程。这可能是中国收购欧美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在人员组合上,毕竟沃尔沃在欧洲有1万多名员工以及管理团队,在融合过程中如何处理理念、思想分歧是一大挑战。面对一个连年亏损的沃尔沃,扭亏为盈是当务之急,也是一个巨大挑战。沃尔沃亏损的原因是因为金融危机冲击,但也暴露出其不能快速适应市场变化的老化一面。如何适应市场,增大销量,扭亏为盈,是摆在吉利的另一大挑战。吉利董事长李书福立下豪言,两年内扭亏为盈,真正兑现困难不小。第三大挑战是,沃尔沃在中国生产后,客户的忠诚度、信用度会否滑坡是一大问题。淮南是橘子而到淮北就是栀子的情况会否发生,需要吉利集团高度重视。再一个挑战是,吉利如何处理好与长安汽车旗下的几款宝马生产的关系,也需要吉利费些思量。

     但是,我们相信掌门人李书福的智慧。13年前,笔者在央视二套对话栏目中,领教了李书福的大智慧。那时,作为生产摩托车的李书福突然决心进军汽车行业,并且豪言要生产中国人买得起的小轿车。当时,电视前的人们以及在场专家没有一个赞同,大都直摇头。李书福汽车狂人绰号由此得来。而今天,吉利集团做到了,李书福做到了。我们相信再次立下豪言的李书福,一定会带领收购宝马后的吉利集团迈上更高、更新和更好的新阶段。


新闻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03/28/content_132655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