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儿童良好习惯的具体方法
• (六)行为矫正法,例如:
• 1.以优替差法——培养一个与不良习惯相对应的良好习惯,以良好习惯替代不良习惯。(如培养使用文明用语,矫正说脏话的习惯)
• 2.消除根源法——消除产生不良习惯的根源和条件,矫正不良习惯。(如不给或少给零花钱,矫正乱花钱和吃零食的习惯)
• 3.区别强化法——在一段时间里,允许不良行为逐步减少,直到不良行为的矫正。(如某生一次做作业时平均站起来七八次,要求次数逐步减少,由7次——5次——3次——1次,做到了就给予奖励)
• 4.心理暗示法——为矫正某不良习惯,有针对性地设计“自我提示语”,早晚各念3遍,强化自我的心理暗示,使不良行为减少直至消退。(如为矫正动手打人的不良行为,设计的“自我提示语”是;有话好好说,放下我的拳头!)
• (七)家校合作法,例如:
• 1.组织方法——在班级组建“教师家长协会”或“培养习惯共同体”,在一定机构、章程、制度的制约下,吸引家长关注、参与习惯培养工作,使家校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形成合力,提高效率。
• 2.学习方法——订阅杂志,推荐文章,教师与家长同阅读,举办习惯培养的“专题论坛”,从教育思想上共同提高;总结教师与家长培养习惯的典型经验,召开经验交流会,从教育方法上互相学习。
• 3.活动方法——组织家长观摩、参与、主持班级培养习惯的活动;
• 适当开展一些师生、亲子共同参与的“三方互动”式的活动;在学校指导下家庭开展“以家规家训为抓手培养良好习惯”的活动,并参观这样的家庭等。
• 4.沟通方法——通过自办的《家教报》、家校互访、联系手册、电话、短信、网络、博客等方式,在培养习惯上增强家校沟通的频率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