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财产公示可能引起社会混乱论当止
李华新
现在我们国家在推这个事情,我觉得官员财产公示要慎重,为什么呢?第一,真的公示官员财产会引起社会混乱,为什么呢?我举个很生动很形象的例子,我刚开始到临湘的时候,遇到县里面有很多捐款活动,扶贫帮困、助学等等,领导干部要带头,我一去就遇到好几次,我工资不高嘛,一个月2600元,每个月还要扣房贷900多元,才剩1700多块钱,老婆下岗在家,靠一个人养家,钱很少,有点捐得受不了。(2010年04月22日 03:58 来源:红网)
湖南临湘市副市长姜宗福,在对现如今的房地产市场有过一番评价之后,对于官员是否应该公布自己的财产收入,提出了自己的一番见解,仔细阅读之后,也觉得不无道理,可是仔细一想,也觉得不那么对劲。因为假如就是这样一个副市长的收入,一经公布之后,人们也会对你产生敬意的,原来一个廉洁的副市长,也是过着普通百姓的日子。以姜宗福的感觉而言,在自己成为一个清官,并且保持文学情结的时候,这样的一种观念还是可以有几分道理的。
但是作为一项制度,却并非是只有那些贪官才会不愿意公布自己的财产收入,就是一般的官员也会觉得自己要经常捐款,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直能够负担。并非是不愿意捐款,而是多了会给自己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压力,捐得太少也是很没有面子。因此,像姜宗福副市长这样的官员,要是没有其他的灰色收入的话,那么自己的家庭收入也是比较紧的。
可见官员公布自己的财产收入,实在是一个值得细细研究的事情。而宗副市长自己的一番见解,听来也是有道理的。那就是要想公布财产,需要在事先就进行这项工作。
官员和百姓之间缺乏信任度,官员公示财产反倒会引起社会的动荡,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我觉得领导干部也是人,他也是公民,他的隐私也应该得到保护,但是不是这两个原因,财产公示就不搞了呢,也不是,我觉得要改两个字,改财产公示为任前公证,就好像是婚前公证一样。你从一般干部,要提拔了,对不起,你先把你的财产如实申报过来,通过纪委、组织部实施,到公证处公证,这是你任这个职务以前的财产,我不追究你的财产怎么来的,你再提拔的时候,再公证,如果说跟第一次公证的时候,相差很大,这说明有问题,你要说清楚来龙去脉,为什么你的财产增幅这么大?
不过姜宗福副市长对于如何公布财产,还是有自己的一番考虑的,但是,里面也有一些其他的情况,那就是假如这位官员在自己的这个任上得到的财产,而不想进步,就不需要公布了吗?这实际上也是一个误区。而至于你经常捐款,那也是需要量力而行的。你不可能为博得一个慷慨解囊的名声,而让自己的一家人跟着饿肚子吧?再说,一个副市长的难处,难道会比一个同在一个城市生活的最普通的百姓还要难吗?
这样的一个观点简直是奇谈怪论,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官员财产申报的一个阻力的真实体现,而且是越是位高权重的官员,约是不愿意公布自己的财产,而既然自己真得是经得起公布的话,那么久没有必要计较自己的家庭财产少,而感到自卑的。
如果跑真得有这样的感觉,也许是真实的,那就对了,那就是真的有点公仆的味道了,就是真得执政为民了。
就是真正与民同甘苦。可能吗?!
而至于公布干部财产会引起社会混乱,但有可以单手这项政策尚未出台就有此种谬论,也许也有点不正常!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