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被迫升值风险大


□杨 帆/文

    根据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的测算,人民币3年之内还有6—7%的升值空间,而不是美国所认为的20—40%。如果美元单方面大幅度贬值,比如对欧元贬值20%,那么会压迫人民币再升值8%左右,加上贸易制裁,中国的贸易顺差在3年内或许会减少为零,这1960亿美元的净出口,由国内提高5%投资率,是可以补上的。打起贸易战来,最终吃亏的是美国,因为,中国发展的内部需求潜力很大,只是由于国内利益集团阻碍不能启动,如果外需真正不能依靠了,将促使决策层下决心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真正启动内需。

  中国政府目前断然拒绝升值,第一是担心中国出口滑坡,第二是担心控制不住升值幅度。其实我认为最危险之处,并不在于人民币单项升值,连续3年,每年升值2%还是可以的。问题在于,这是美国压迫中国陷入泡沫经济的一个环节。当年美国压迫日本进入泡沫经济,就是一整套这样的战略,包括:宣布货币自由兑换,放弃外汇管制,实行金融自由化,银行市场化国际化,鼓励企业投资于美国金融房地产市场等,日本政府自己也犯了一系列错误:在经济转型期继续追求经济高速增长,日元升值过快,放纵股票房地产泡沫。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次日元急剧升值,伴随着股票房地产高潮;第二次升值则伴随着大幅度的崩盘,股票市场下降了90%,房地产市场下降了80%。这是深圳私募基金经理廖黎晖先生指出来的。

  人民币目前面临第二次被迫大幅度升值,风险极大。第一是房地产已积累巨大泡沫;第二是鼓吹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呼声不绝于耳,这等于放纵腐败资本外逃。第三,中国购买美国国债将有严重损失;第四,美国可以通过许多手段号召国内外投机资本外流。目前没有外逃是因为投机资本还想在中国搞“金融创新”,赚一把再溜。这不等于以后就没有这一天。到时候再出来一个什么“高盛报告”,言中国人口老龄化,经济速度必定下滑,加上美联储宣布进入加息周期,就足以号召国内外投机资本外流。加上第三招促使中国放弃外汇管制,那么就是放纵国内腐败资本外逃。

  到一定程度,就可能造成国内的挤兑和抢购。

  美国操纵国际金融体系,始于1944年“双挂钩”,美元对黄金和其他各国货币高估,美国以自己的黄金储备,在资本主义世界维持了金融的稳定,以自己的市场和对外援助,促进了其盟国的经济复苏。美国作为“国际领导者”是付出了国内GDP增长率,就业和国际收支逆差的代价的,这是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流出的机制。美国获得的利益是:廉价进口商品,国际发行权和铸币税。当然,最大的利益是国际政治利益,作为霸主或者“国际领导者”,美国是以经济利益为代价换取“冷战”利益的。美国在经济上损害其盟国利益,是1971年“尼克松冲击”,美元与黄金脱钩大幅度贬值,不再承担兑换黄金的义务。

  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以“货币篮子”为价值标准,也没有真正维持国际经济的稳定,因为在“浮动汇率”下,美国经济学家又发明了“金融创新”理论,美国政府及其代理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迫使各国政府推行金融货币利率自由化,为投机资本开辟道路,而主要的投机资本都是美国基金,与美国政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是紧密配合的。以国际贸易平衡为基本理论的国际货币体系,包括汇率体系和国内宏观体系,在强大的国际投机资本冲击下不能维持稳定,凡是放弃外汇管制的国家,无不出现金融崩溃。美国政府和IMF借机推行“休克疗法”,为其大资本收购廉价资产开辟道路。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